“明白!”
…
李世民接見孔穎達、柴令武的地方依然是御書房——甘露殿!
只是他怎么也想不到八竿子打不著的一老一少竟然會走到一起,更讓他驚訝得差點掉了眼珠子的是,這一老一少居然有說有笑,一副老少相得的模樣!
一個守舊派的代表人物,咋就跟一個勇于革新的少年搞到了一起?
真是奇事年年有,今天特別多。
“拜見圣上!”
孔穎達、柴令武一同行禮。
有孔穎達在一邊,柴令武當起了乖乖好學生。
“愛卿平身!”李世民正襟危坐,一派公事公辦的模樣。
李世民是真的怕了孔穎達,有次早朝讓不知是蚊子還是跳蚤咬了一口,他忍不住伸手抓癢癢,結果孔穎達以“坐毋箕”的古訓,直接在朝堂上,像訓斥孫子那般訓斥李世民半個時辰,弄得李世民想死的心都有了。連抓個癢孔穎達都能說上半個時辰,其他過錯更是不言自明。
正所謂吃一塹長一智,長了記性的李世民心里盡管好奇!卻也只能擺出一副得道高僧的模樣。
孔穎達交上資料,施施然的說道:“圣上,這份《科舉策劃方案》乃是老臣弟子柴令武一筆一劃所擬…”
李世民、柴令武聞言,登時眼珠子都鼓了起來。
對于師生這個關系在古代,是很看重的。雖說孔穎達有授藝之德,可是嚴格來說并不是柴令武的老師!
正式的師生關系只有選了黃道吉日,在諸多道高望重之士的見證下舉行隆重的拜師儀式才算名正言順。
有了正式的師徒名分,才能在外人面前謙稱‘恩師’某某某、‘劣徒’某某某之類的話。
李世民帶著疑問的目光掃了柴令武一眼,意思是說‘你啥時候成這老兒的弟子了?’
柴令武聳聳肩,做了一個無奈與無不知道的表情。
李世民看了閉目養神的孔穎達一眼,登時明白了,這老家伙是看中了柴令武的潛力,打算先斬后奏的搶著去當關門弟子了,意思是說,你這外甥咱老孔很中意,你看著辦。
除了咬牙暗罵孔穎達不地道,李世民只能當作不知道的直接過濾掉。
想把我外甥女婿教成一個老頭子,想撿個無師自通的現成天才當徒弟,門兒都沒有。
李世民心頭憤憤不平,卻不動聲色翻看《科舉策劃方案》,大笑的贊道:“不愧是書法名家,這筆字真了不起,比起許多飽讀讀書的文人墨客強多了,若滿朝文武能夠寫出這么好的字,那朕批閱奏章將是一種享受。”
“咳…咳…”孔穎達給刺得連連咳嗽,書法方面柴令武可以當他師父。
李世民見孔穎達受窘,心情暢快了,舒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