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這自古以來,糧食的售賣往往都是交于民間,朝廷所謂的參與,只不過就是各地方建一些糧倉,等出現災難的時候用于賑災,其實這不行。”
“在座的各位都是飽學之士,都知道歷朝歷代的滅亡,多數都是以糧食問題開始的。百姓遭了天災人禍,沒的吃了,于是乎揭竿起義,最后直接或者間接的促成了王朝的滅亡。”
“不錯,國泰總結的很有道理。”李二適時的感嘆了一下。
“但是,各位有沒有想過,這百姓沒有糧食吃,是真的因為糧食不夠嗎?”
眾人們都陷入了沉思。
“不錯,老夫贊同李大夫的這個觀點!”魏征突然說道:“先不說久遠的歷史,當初陛下進攻長安,得到了李孝常的覲獻,單單一個永豐倉,就足夠陛下大軍數年享用。陛下想想看,如果這些糧食都用于民間,百姓們至于挨餓么?”
“是啊,聽兩位愛卿這么一說,朕也想起來了,當年的一個永豐倉,的確是解決了朕的很大的糧食問題,讓朕數年不需要為糧食發愁。”
“所以說,陛下,有時候民間所謂的缺糧,并非是真的缺糧,而是被有心人操作罷了。這個糧價問題,朝廷一直都是不參與的,只是立法,但是效果甚微。所以說,這種關乎社稷穩定的問題,朝廷必須親自下場,使得一些別有用心的宵小們,在這方面不能興風作浪。”
“國泰說的好啊,總結的很是到位,只不過,國泰,這里面具體要怎么操作呢?”
“回陛下,這糧食總局最大的作用,就是宏觀調控。”
“宏觀調控?”眾人又聽到了一個新詞。
“沒錯,顧名思義,就是從宏觀上去調控這個糧價,就比如今年,糧食大豐收,農民們除去交的租子和自己留下的糧,那么我們就要將這個余糧全都收上來,然后以一個合適的價格在民間出售,假設目前的糧價是五文一斗,既不傷農,普通百姓也能接受,那么我們就將糧價定在五文。”
“國泰稍等一下!”這時長孫無忌突然說道:“如果如此定價,那么其他民間的糧店比這個售價便宜的話,那這些糧食豈不是全部爛在手中了?”
“回開府,并非如此。糧食總局的核心目的不是賣糧,而是給糧價設置一個標準,您想,民間固然是可以低價出售糧食,但是同時,他們不也是不能提高糧價了不是嗎?他們一提高糧價,百姓們就會去朝廷的糧鋪購糧,而且假如有人想操縱糧價,那么他首先就得吃下這些糧,我想即便是這些人再有錢,也吃不下足夠全國人吃一年甚至兩年的糧吧?而且還有新糧入庫。”
“況且,這多出來的糧食,也不是用來浪費的,糧食總局的另一個用途就是想辦法消耗掉余糧。”
“糧食總局下轄的一個部門,就是專門研究如何保存糧食和精加工糧食的。”
“例如,我們大膽的想一下,我們通過一些手段,可以使得糧食經過加工后,保存的更久。例如,將面粉做熟的湯餅(面條)并使其脫水,這樣就可以保存很久了,然后再配上一些脫水的蔬菜和調料包,一起售賣,那么這個糧食的附加價值是不是高了許多?這種湯餅吃的時候,只要用開水一泡,就可以吃了?是出門在外,或者軍隊,又或者是賑災的時候上好的糧食?”
“又例如市面上我們能見到的胡餅(馕),這種都是可以長期存放并可以售賣的糧食。”
“這糧食總局的作用,就是平衡全國的糧價的同時,還可以通過糧食為國家帶來收入,是國家穩定的堅強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