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真的沒其他意見?”
李二沒睜開眼睛,就這么開口問道。
“陛下,去年的時候,臣就已經跟陛下說過,這件事,是沒有答案的,陛下怎么辦,都對,所以,只能陛下去裁決,這件事,臣,真的幫不了忙。”
“好吧……”李二又再度陷入了沉思。
究竟是什么事情呢?
去年的這個時候,李二釋放了一批死囚,并與他們立了一個君子協定。
出乎意料的是,今年秋收結束之后不久,這些死囚都陸陸續續的回到了京師,一個都沒少。
這下子李二就犯難了。
如果按照原先的歷史來,此時的李二大筆一揮,全部都赦免的死囚,這事也就這么結束了。
但是因為李豐田的到來,并且和李二說了許多法律上面的事情,使得李二陷入了難以抉擇的地步。
是放?還是殺?
正如李豐田所言的那樣,在這個時代,皇帝的一言,的確可以赦免這些死囚。
同樣也是李豐田所言,這些死囚,經過幾次審核之后還判死刑的,都是真的殺了人的。
盡管他們都回來了,說明他們還有良知。
但是,自古以來,殺人償命,欠債還錢。如果不殺他們,那么誰又對那些死者去負責?
這道題難就難在,沒有答案,怎么選,都對,都有道理。
所以,李二非常的為難。
李豐田也沒有答案,所以,只能李二自已去抉擇,最后的對錯,只能留給后人去評論。
君臣二人就這么一言不發。
許久,李二有些疲憊的睜開眼,說道:“殺吧,不過,朕念在這些人還有良知,飽食一餐,然后賜毒酒吧,讓他們少受些罪。”
“陛下仁厚,陛下圣明!”李豐田說道。
最后,李二還是選擇了殺。
正如李豐田所言,法律的權威,要靠什么去維護?
人之大事,無非生死。
今日赦免了他們,那么那些死去的人,誰又會對他們負責?
出于道義,出于良知,可以給予一些受罪小一些的死法,也算是一種仁慈,是對他們良知的肯定了。
人心和律法,注定是有沖突的。
因為人心是有溫度的,而法律沒有。
李二做出這個決定后,便讓李豐田回去休息了,而自已則是感到有些疲憊的去了皇后那里。
就這樣,貞觀七年,也在喧囂中,落下了帷幕。
(不知不覺已經一百萬字了,兔子真的感謝能堅持看到這里的老爺們!國內的已經鋪墊的差不多了,后面希望老爺們可以繼續跟著李豐田逐步的走出那個時代的大唐,并陪著李豐田走到最后!)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