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院大樓層數、停車場面積、正門對向著一片未開發的荒嶺,以及內部一些布局,都是不盡人意的。
但在市里提供了足夠貸款的前提下,純以百貨賣場為目標而言,還是很合適的。
他發現,若是把大劇院正門改到東側,離通城街會更近。
甚至可以和市里商量,直線穿過這片荒嶺給修一條市道,如此,不僅能直連通城街,還能解決日后停車場不足的問題。
只是這樣一來,工程將比較龐大……
“河西要建大學城,這片小丘陵早晚是要開發的,你要僅僅只是修條路,市里應該能商量。”
唐爸爸見秦向河往荒嶺高處跑了兩次,又不斷眺望向遠處通城街,便猜到了心中所想。
見秦向河面露喜色看來,他搖了搖頭,往東邊示意下,后便領頭走過去。
轉過劇院大樓,東側不遠,是一條又陡又短的階梯折道。
轉下去,眼前豁然,多出一個狹長暗仄的小巷子,小汽車是甭想進來,否則立馬能將這條青石板路給堵死。
路兩旁全是小平房,櫛比鱗次,更顯巷子狹窄,平房后,則是一處處陳舊的住宅。
意外的,就這樣一個看起來有些殘破的巷子,此刻卻擠滿了人。
每間平房,幾乎都是一間鋪面。
各類消費小商品,什么鞋帽店,賣紙筆文具的,賣舊書磁帶的等等,品類繁雜。
而占了絕大分部的,是各種口味小吃店,其中還有數家看起來稍大點的特色飯店。
秦向河之前看過資料,許是拍攝角度問題,只是模糊一條蓋滿破舊房子的巷子。
也標明了有小攤販商鋪,卻遠不如親眼看的直觀。
“以前,這里只是一片荒地。”
唐爸爸領著秦向河,從接踵摩肩的人群中往前擠,嘴里則不停的介紹著。
“……后來大劇院開張,一些小商小販,就偷摸把攤子擺到這里。等后來政策允許了,來大劇院這邊的人,早習慣了逛這邊買上點小吃小喝什么的,加上大劇院前面地方太小,這些人就懶得搬過去。”
“起初,在這擺攤的,基本都是劇院職工家屬。算是發福利吧,劇院籌錢在這修了十幾二十間平房,充當小鋪面。后面附近的商販也過來,就越修越多,從而形成了現在的巷子。
這里靠近楚湖師范大學,巷子盡頭,數百米就是通城街。
旁邊是原大劇院宿舍,正對面,則是兩大片居民住宅區。
故此,隨著這邊小吃店越來越多,種類也越來越全,甚至流傳出一種說法,說來一趟劇院這邊小巷子,可以吃遍全海沙的小吃。
于是,聞名來的人也越來越多。
再后來,為做生意方便,大家就自費在平房后建房子,形成了眼前這個格局。
如今,市里規劃建設大學城新區,這個“多余”巷子,注定要拆遷搬離。
在此之前,市里在西郊建了一條安置街,只是大家不肯搬。
主因是,這邊店面當初全是大劇院所籌建,后面住房,只是大家私自加蓋,自然沒名堂。
搬過去要交租金不說,且客流早習慣了往這邊來,開始被勸動搬過去的幾家,僅僅只熬了半個月,又都全搬了回來。
現在大劇院倒閉,計劃改成百貨大樓,巷子又是大劇院催生的。
那這棘手問題,市里就甩給要接手的白云百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