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萬山城之后,里面的變化就更加明顯了。經過一冬天的攻關,以草木灰水泥和三合土為基礎的,土水泥制造技術已經徹底成熟。
再加上萬山堡強大的煉鋼能力,萬山城之中興建起了更多的基礎建筑。最明顯的就是,整個萬山城的路面已經全都變成了水泥路面。
而且公共的排水和排污系統也已經成熟,在城市之中,一些沒有生活來源,或者想發揮余熱的老人,主動承擔起了清掃路面和垃圾處理的工作。
有了他們的幫助,萬山城的整潔自然是可以想象的了。至于像醫館、書院、市政廳之類的基礎設施就更是不用說了。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有了漢語拼音,萬山城暫時勉強算是掃除了文盲。
當然了,其中的大部分人其實并不識字,他們只是認識拼音。不過這就已經足夠了,至少在相當一段時間之內,萬山城的所有公告和公文,都是拼音加漢字的模式。
雖然這樣會非常影響效率,但是為了讓居民們都參與到萬山城的發展之中,這樣的犧牲是值得的。
萬山城之中,隨地可見的公告板也算是一景了。每天,都會有很多人在公告板下討論著萬山堡的各種發展和實事。
在公告板的不遠處,就是萬山堡的法令。王燁不久前頒布了一部基本的法典,王燁將之命名為——《萬山基本法》。
這套法律是以王燁熟悉的法令為基礎,再結合了一些這個世界的習俗和法令編寫出來的。
雖然它還很原始,但是在這個物質生活并不豐富的時代,這部法律基本上算是夠用了。
不僅僅是法令,萬山城的管理體系也算是成熟了。王燁在法令頒布之后不久,就正式任命鄭流為萬山城的市政總管。
鄭流正式成了萬山城的市政管理體系之中,除了王燁之外的二號人物。除此之外,王燁又任命老楊頭為萬山城的宗正。由他來主管萬山城的司法事務。
王燁這樣的任命,有那么點任人唯親的意思。如果在萬山城擁有兩名讀書人之前,王燁這么任命可能沒有任何問題,也不會有任何人對此有意見。
在包岑正和文泰出現之后,有很多人都以為王燁會對他們委以重任。但是王燁并沒有這么做,至少沒有直接放權給他們。
其中比較重要的原因就是,這兩個人實際上并不熟悉萬山城的管理事務。雖然他們的知識足夠,但是在處理實務的時候,王燁還是更加信任老楊頭和鄭流。
老楊頭雖然目不識丁,但是,他為人公正而且人情練達。在王燁教給他基本法之后,老楊頭很輕易就理解了。
再加上老楊頭在萬山城之中的威望,讓王燁相信,他是擔任宗正的最佳人選。不過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王燁發現文泰這個人為人方正,有那么點鐵面無私的意思。
而且文泰這個人頗有風骨、不怕得罪人,所以王燁就將他配給老楊頭做了個副手。老楊頭的年紀畢竟是大了,有些時候精力上也跟不上了,而且他對于法律條文的記憶也不如文泰。
有文泰給老楊頭做副手既是讓兩人互補,同時也是為了培養和觀察文泰。如果沒有意外的話,萬山城的下一任宗正應該就是文泰了。
至于包岑正,王燁則是將書院交給了他。在封建時代,大家還是比較尊師重道的。有了這份香火情,包岑正在萬山堡之中的威望也會非常高。
而且,包岑正在做學問上,比文泰更有鉆研精神。王燁將他留在書院,也是希望能給自己留一個顧問。
并且,他讓包岑正來負責幫助自己整理自己的一身所學,好讓自己能夠更好的將后世的知識傳播下去。
至于萬山城軍制的改革,那更是早就已經完成了。現在的萬山城,在各個方面上,都已經算是走上正軌了。在不久的將來,萬山城就要踏上快速發展的快車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