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洛曦掀開車簾,望著兄長還佇立在原地的身影,眼眶倏地濕潤,她的四哥,已然成長為頂天立地的國之棟梁。
“以后還會見面的。”鐘離玨柔聲安慰。
云洛曦:“我知道。”
他們當然會再次重聚,只是不知是何年。
交接完寧安縣的事務,鐘離玨要去塬州府城上任,馬車從巷子出來,主街道兩旁竟聚攏了不少百姓。
他們手中沒有華麗的儀仗,只有自家地里剛摘的瓜果、新蒸的饃饃,甚至還有孩童舉著剛采的野花。
幾位須發皆白的耆老在最前面,顫巍巍地捧著一把古樸的萬民傘。
“鐘離大人,夫人,一路平安啊!”
“多謝大人、夫人為我們寧安做的實事!”
“這傘您收著,是我們寧安百姓的一點心意!”
呼聲高亢,真摯懇切。
鐘離玨連忙下車,深深揖禮。
云洛曦也掀開車簾,對著眾人微微頷首,心中亦有些動容。這六年來,點點滴滴的付出,終究是換來了民心。
車隊重新啟程,鐘離玨坐回車內,久久沉默。
云洛曦見他眼眶微紅,輕輕握住他的手,“這是好事,證明你這父母官做得稱職。”
鐘離玨反手緊緊握住她的,只有他自己知道,他開心的不止是因為他沒辜負百姓的信任,更是實現了十一年前,他在心里悄悄許下的承諾。
她那么好,他要讓她生活的地方變得更好,讓她滿目皆是繁花盛景,讓她所到之處皆有歡聲笑語。
塬州府城城墻高厚,街市縱橫,人流如織,比寧安縣城繁華數倍,但細看之下,依舊能感受到邊陲之地特有的粗糲和緊張氛圍。
知府姓王,是位在西北任職多年的老官僚,面容和善,眼神卻透著穩重精明。
不過他對鐘離玨頗為客氣,鐘離玨在寧安縣六年,將個貧瘠下縣治理得頗有起色,考評連得“稱職”,其能力與務實作風,王知府早有耳聞。
他并非嫉賢妒能之輩,反而樂見有能力的下屬輔助,共同應對塬州面臨的邊防壓力、民生困頓等難題。
此地民情復雜、政務繁難,尤其需要能腳踏實地、勇于任事的干才。
鐘離玨就是這種干才。
新的環境對雙胞胎姐妹鐘離斐和鐘離穎來說,充滿了新奇。
塬州府城的官學規模遠勝寧安,且設有專門的女學。姐妹二人雖年紀尚小,但在父母啟蒙下已遠超同齡孩童,很快便被允許入學。
她們過人的記憶力和理解力在學堂中嶄露頭角,常能提出獨到見解,深得夫子喜愛。
姐姐斐兒沉靜好學,妹妹穎兒活潑靈動,兩人很快便結識了新的玩伴,融入了府城的生活。鐘離玨和云洛曦見女兒們適應良好,懸著的心終于放了下來。
塬州同知府邸的后花園,雖不及京城園林精巧,卻也別有幾分邊塞的疏朗氣象。
初夏午后,陽光透過胡桐樹的枝葉,灑下斑駁的光點。
亭子里,云洛曦一襲月白輕衫,纖指撥弄著琴弦,淙淙琴音如流水般傾瀉而出,帶著幾分慵懶與愜意。
亭外空地上,鐘離玨身著常服,手持一柄青鋒長劍,隨著琴音的節奏舞動。他身姿挺拔,劍勢時而凌厲如松,時而飄逸若風,雖非沙場戰技,卻自有一股讀書人舞劍的儒雅與勁健。
劍光閃爍間,與他平日處理公務時的沉穩判若兩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