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路修好了之后,還得重視維護,不然前人努力只會白費!
“文和,你有什么好法子沒有?”
老朱再次將目光看向了李祺。
眾人也全都齊刷刷地看向了他。
李祺沉聲道:“大將軍這話不假。”
“但是,如果有朝一日,大明各地州縣都修成了水泥路,以國都京城為中心,如蛛網般向四面八方擴散出去,那才是一個真正的大國盛世!”
“因為這些道路便是強國富國的動脈,商賈們的貨物流通愈發快捷,軍隊的行動愈發迅速,各地州縣的任何風吹草動也能更快傳到京城,無疑有利于陛下對地方官府的徹底掌控……”
前面這些話,老朱還不怎么心動。
可是當聽到后面這句話時,老朱陛下眼睛越來越亮,不時深吸口氣,顯然此時內心很不平靜。
原因無他,掌控權力!
這個廢除中書丞相制,將所有大權獨攬一身的洪武大帝,又怎么會拒絕權力延伸呢?
所以,這路必須要修,而且現在就要開始修,后世子孫也要堅持修!
“至于大將軍所說的人亡政息問題,其實也很簡單,只要陛下將此策定為國策,然后寫進祖訓里面,那就行了。”
李祺嘿嘿一笑,神情很是古怪。
要知道在大明王朝,那些文臣縉紳最常見的口號,就是“祖宗成法不可變”!
這個“祖宗”,正是眼前的老朱陛下,洪武大帝啊!
作為開國皇帝,老朱陛下能做的事情,太多太多了,而且根本沒有人能夠加以束縛和掣肘!
這就是開國皇帝的權勢地位!
“此外,修路還有一個莫大的好處,這個好處可保大明至少百年無憂。”
“啥好處?”老朱陛下迫不及待地問道,他現在可以說是心癢難耐。
李祺也不廢話,直接領著他們來到山腰處。
只見此地一片忙碌,青龍山工人們都在揮舞著鐵鏟鐵鋤挖溝渠,從農田通往渭河的這一路上,已經有五條主渠初見雛形。
水泥源源不斷燒制出來,工人們挑來河沙,將水泥拌勻,許多人已學會了這抹水泥的手藝,正用鐵片將拌好的水泥朝溝渠表面涂抹。
“父皇還記得我之前說的那個賑災法子嗎?”
老朱陛下眼睛一亮,頓時就反應了過來。
“以工代賑?!”
“沒錯,就是以工代賑!”
李祺笑道:“就比如現在,如果遇到災年,百姓流離失所,那就會民心動蕩,流民各地流竄,他們食不果腹衣不蔽體,很容易鬧出民變,但如果給這些流民饑民提供掙錢掙糧食的機會,便是一條活路。”
“有了活路,能夠吃飽穿暖,誰還愿意冒著殺頭掉腦袋的風險去造反呢?”
太子標接過了話茬。
“所以這以工代賑可以與修建道路聯系起來,道路難修那就一直修,若遇災年則收攏流民饑民繼續修建道路,甚至不只是道路,還有河堤、城墻等等基建設施,全都可以用水泥混凝土翻修一遍!”
李祺與太子標相視一笑。
“天災也好,人禍也罷,只要道路不斷,那朝廷就能長治久安,這就是基建狂魔的意義所在!”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