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畿之中心,韓國公之府邸。
李祺終于得到了一段閑暇時光,于是他精心陪伴了雙親和嬌妻幼子。
承天皇帝朱標亦體恤李祺之辛勞,特賜假期以供其休憩。
無需上朝的日子,實在是太過愜意,尤其在日漸寒冷的天氣里,北風凜冽,雪花紛飛,清晨三點便要起床準備上早朝,光是想想便令人寒意襲人。
而能與美艷如花的妻子相擁至自然醒,心情愉悅時再來一場晨練,這樣的小日子難道不令人陶醉嗎?
懷中嬌妻的體溫與案頭新沏的龍井,讓他愈發覺得,這偷得浮生半日閑的日子,遠比朝中的繁文縟節來得暢快。
李祺沉浸在如此樂趣之中,早已將早朝置之腦后。
朱標雖只賜予半月假期,但若不休滿,李祺絕無心思重返朝廷。
他品著早茶,嘗著點心,閑適地翻閱著報紙。
在穿越之前,誰會想到自己會看報紙?
然而現在,除了報紙,似乎也別無選擇。習慣成自然后,李祺發現每日報紙也頗有一番趣味。
“羊毛與棉花的價位再度攀升?”
“這一次的漲幅更是驚人,竟然高達三成?”
不久后,李祺眼前浮現了一則至關重要的消息。
棉花和羊毛的價格再次大漲。
這個數字讓他握著茶盞的手微微收緊。
作為推動紡織業革新的關鍵人物,他曾以為,將羊毛引入紡織體系,再加上北平、山西等地棉花種植規模呈十幾倍擴張,足以穩定市場供需。可現實卻如一記重錘,擊碎了他的預判。
早先,東海貿易的興起導致棉花價格飆升,各地商家紛紛叫苦連天。在此背景下,李祺巧妙地引入羊毛作為棉花的替代品,由此開啟了羊毛與棉花并列為紡織業重要原材料的局面。
李祺原本以為,羊毛的引入加上北平、山西、陜西、山東、河南等地的人們注意到棉花的高價,會紛紛轉而大規模種植棉花,形勢應當有所好轉。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情況變得更加嚴峻。
棉花和羊毛的價格均急劇上漲,甚至超過了去年的水平。
這實在出乎意料!
“大明的棉花種植規模現已擴增十幾倍,草原羊毛的產量亦是大增,然而竟然仍舊無法滿足這些紡織企業對棉花的龐大需求嗎?”
“備馬,去珍寶樓!”李祺猛地起身,狐裘滑落肩頭也未察覺。
寒風卷著雪粒撲在臉上,卻不及他心中的困惑灼熱。
阿卜杜拉就是當初那個中亞商人,將堪輿圖刻在自己身上的狠人,后來大明憑借他的堪輿圖成功攻克了盤踞川蜀的明夏政權,阿卜杜拉因此立下功績,獲得了大明的戶籍。
李祺見他是他個人物,就將阿卜杜拉收為心腹,主持珍寶樓的工作。
后面隨著東海貿易開展,珍寶樓也迅速開辦紡織廠與水泥廠等等各項產業,全都是出自阿卜杜拉的手筆。
珍寶紡織廠是整個大明最大的紡織廠與制衣廠,對市場的情況肯定很清楚。
京城珍寶紡織廠內,阿卜杜拉正暴跳如雷。
這位昔日將堪輿圖刺在背上助大明平定川蜀的中亞奇人,此刻在議事廳內來回踱步,突厥語與漢語混雜的咒罵聲此起彼伏。
“早說過暫緩擴建!如今原料告急,那些新廠的織機難道要當擺設?”
幾個灰頭土臉的主事低著頭,嚅囁辯解著市場競爭的壓力。
珍寶紡織廠不僅在天津設立了龐大的分廠,同步在淞滬與廣州兩地也相繼落成了兩個規模宏偉的分廠。這三大新廠的規模宏大無比,其規模甚至超越了京城總廠的規模。
然而,如此龐大的規模,南北雙向的布局,雖然使珍寶紡織廠的織布紡紗產能激增,卻也隨之引發了一個棘手的問題。
那就是對原材料需求的劇增以及對更廣闊市場的迫切需要。
市場方面尚且樂觀,隨著大明的全球殖民擴張,商人們在五大洋七大洲之間穿梭,將大明的商品不斷輸往世界各地,布匹生意堪稱各類貿易中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