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怎么辦才好啊!”陳迪額頭青筋暴起。
作為大紡織廠的投資人,十幾萬兩銀子幾乎掏空了他半生積蓄,本盼著利滾利安享晚年,如今卻聽聞棉花、羊毛價格瘋漲,新廠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這無異于將他推向破產深淵,他只覺眼前陣陣發黑。
承天帝朱標摩挲著御案邊緣,目光緊鎖奏折:“文和,此事當真如此棘手?”
晨間翻閱邸報時,他還未意識到這場價格波動背后的暗流。
在朱標看來,棉花羊毛非糊口之物,百姓衣食無憂,天下自可太平。
卻不料此事竟牽扯數萬家工廠生死,更關乎無數商賈的真金白銀,一旦處理不當,恐將動搖大明殖民四海的宏圖霸業。
畢竟朝廷要是真不出手,那這些士紳商賈注定會血本無歸,這將會極大地挫傷士紳商賈的積極性,甚至影響到大明殖民全球的第一戰略!
“陛下,事態恐怕比想象更嚴峻。”李祺略加思索后回答道。
“那么,針對此事有何良策解決?”承天帝朱標略一點頭,稍作沉吟,進一步詢問。
“這純粹是市場機制使然,要妥善解決此事,大致有兩種方案。一是減少我國大明紡織廠的數量,這樣一來便能降低對棉花和羊毛的需求。”
“二是增加棉花和羊毛的供應量。我國棉花資源不足,可以向西域及海外尋求采購,以此來滿足對羊毛和棉花的需求。”
李祺沉思片刻,隨即迅速補充道。
“海外棉羊毛的產量狀況如何?”卓敬如同握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迫切地提問。
“棉花產區分布廣泛,尤以中南半島和西域的產量最為豐厚;至于羊毛,凡有草原之處,便不乏羊毛產出。”
李祺不假思索地回答。
“中南半島的棉花,不僅產量豐盛,而且價格低廉,當前已有商人大量販運回國,銷往大明。”
“西域的棉花與羊毛,產量同樣可觀,質地亦屬上乘。然而,西域現為察合臺汗國把持,對我大明懷有敵意,故意抬高價格,并限制棉花與羊毛的輸入。”
“中南半島和西域?”
眾人的目光齊刷刷地投向一旁,那里懸掛著一幅宏偉的世界地圖,中南半島和西域的位置立刻映入眼簾。
他們默默地將李祺的話語銘記在心,明白若想獲得棉花和羊毛,唯有遠赴中南半島和西域,因為只有這兩個地方盛產這些物資。
相比之下,大明自產的棉花和羊毛不敷所用,猶如杯水車薪,難以滿足需求。
限制大明紡織工廠的數量顯然是不切實際的,這會觸怒大明社會的各個階層。紡織業的蓬勃發展,讓許多人從中受益,不僅工廠的東家和老板賺得盆滿缽滿,連工人也能獲得一份穩定且不錯的收入,同時也推動了機械制造和運輸業的繁榮。
憑借廉價的布匹,大明得以從世界各地源源不斷地賺取巨額財富,紡織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目前大明的對外貿易中,布匹的地位愈發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