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御書房內,一聲高呼打破了議事廳內的沉靜。
“臣以為,棉花和羊毛關系到大明整個紡織行業千千萬萬人的生計,朝廷理應盡快出兵攻打西域。”陳迪神色鄭重,向前一步,眼神堅定地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棉花與羊毛在當下大明紡織行業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掌控西域,便能掌控更為豐富的原材料資源,這對于大明經濟的發展意義重大。
“哦!”承天帝朱標微微挑眉,目光從陳迪身上移開,轉而看向一旁的徐輝祖,“徐將軍,你怎么看?”
說話間,還給了徐輝祖一個意味深長的眼神,仿佛在說“你懂的”
。
如今的徐輝祖,早已成為大明新生代將領的統帥,接替大將軍徐達坐鎮五軍都督府,在軍中威望極高。
他眼睛微微一亮,瞬間就讀懂了承天帝朱標的意思——這是要緩一緩,故意讓這些心急的文官們著急。
思索片刻后,徐輝祖沉穩開口:“陛下,諸公,這對西域用兵乃是大事,切不可草率行事,理應做好完全準備之后再進兵西域。”
他頓了頓,繼續分析道:“西域的察合臺汗國可不是南洋小國,其麾下騎兵在廣袤的西域來去如風,如果他們不愿和我們正面作戰的話,我們極有可能會勞民傷財,沒有辦法一舉蕩平西域。”
“再者,現在已經是寒冬,西域大雪紛飛,天寒地凍,對我大軍行軍、作戰都極為不易,更何況年關將近,將士們也都渴望能夠回家過年與家人團聚。所以某以為,現在不宜對西域用兵,應該等到明年開春,天氣回暖之后再對西域用兵。”
徐輝祖的這番話,條理清晰,有理有據,而且他巧妙地用了以前文官們反對承天帝朱標用兵的理由,諸如勞民傷財之類,曾經這些話可是文官們經常用來反駁皇帝出兵決策的說辭。
“嗯,徐將軍所言極是。”承天帝朱標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輕輕點頭。
徐輝祖果然懂自己的心思,多年來對他的信任確實沒有白費。
“徐將軍此言差矣。”鄭賜立刻站出來反對,他言辭犀利,振振有詞:“正因為現在是冬天,我明軍行軍、作戰困難,察合臺人同樣也是如此,而且冬天的時候,他們往往還聚集在一起,只要找到他們的聚集地,一舉殲滅,拿下西域也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至于說年關將近,將士們想要回家過年的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但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現在我大明需要他們去征戰,這國家大事和個人之間,我想我大明將士應該是知道該如何去選擇的。”
鄭賜的這番話,將劣勢說成優勢,把困難轉化為機會,充分展現了文官能言善辯的特點。
“呵呵,真是死的說成活的,什么都是你們這些文人們說了算?”徐輝祖在心里忍不住暗罵。
他深知,這些文官個個能寫一手錦繡文章,嘴巴又極其能說會道,武將勛貴們在口舌之爭上,確實很難勝過他們。
“太子,你怎么看啊?”承天帝朱標淡淡的點點頭,隨后將目光投向朱雄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