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至時近黃昏,姬揔持才起身告退。
李治這才驚覺竟過了兩個時辰了。
李治將姬揔持送出大殿,吩咐內侍將之送回府邸。
李治轉身走入殿內,一張笑臉,森然陰寒。
龍有逆鱗,觸之必怒。
“去查一查,周國夫人今日的動向,遇到了什么人,發生了什么事。”
內給事馮士良告退而去。
當天夜里,李治一直未眠,處理著手上因為姬揔持突然進宮而耽誤的工作,也是在等宮外的消息。
“陛下”
馮士良走進了大殿。
李治放下了手上的事物,問道:“調查的如何?”
馮士良道:“今日是周國夫人去大慈恩寺為母祈福的日子,在大慈恩寺的途中有一位寒門書生拜見周國夫人。到底說了什么,外人不清楚。只是周國夫人見了他之后,并沒有去大慈恩寺祈福,而是返回府中,穿上了正裝,便入宮了。”
李治問道:“可知那書生是誰?”
馮士良搖頭道:“不知。”
李治點了點頭,道:“朕知道了,下去吧。”
李治打算將未完成的工作做完,只是看著手上的奏章,卻無心思量,索性將奏章丟在一旁,說道:“通知皇后接駕。”
李治乘坐車轎來到后苑。
武皇后興致高漲的領著宮女在殿外迎接。
自從安排武家為李治在長孫無忌這事上背黑鍋之后,武皇后明顯察覺李治對她的態度更加親近,大有獨寵之意。
武皇后深知乘勝追擊的道理,李治越是如此待她,她越不能恃寵而驕,盡量做到李治心中最完美的皇后:長孫皇后。
“妾參見陛下!”
武皇后恭恭敬敬的相迎。
李治點了點頭,頗為冷淡的說了句:“都平身!”
說著就向殿內走去了
武皇后察言觀色的能力何等之強,心中立時打鼓,但也沒有半點膽怯,只是讓身旁的人散去,獨自一人跟著進殿。
“陛下為國事操勞,實在太辛苦了,妾看的心疼”
她說著走到近處,親自為李治寬衣,她故意裝作看不懂李治的臉色,嘴里不住的念叨:“陛下是先坐著休息,還是沐浴?”
“要是休息,妾下讓人熬了點補身子的藥膳,空著肚子不易入睡”
“若是沐浴,妾身又從御醫那里學了推拿的手法,能夠緩解疲累,可以助陛下放松精神。”
她逼逼叨叨的說了很多話,也不管李治理不理會,在李治面前,沒有半點母儀天下的樣子,到有幾分小女兒姿態。
李治心中的怒意面對武皇后這般殷勤也略微消散,自從盧從壁,姬揔持出宮以后,整個后宮唯一能夠讓他舒心的也就面前的武皇后。
相比王皇后的傲慢,蕭淑妃的愚蠢,武皇后貼心又有能力,讓他完全不用為后宮的事情犯愁,若不是有今日之事,對于這個皇后還是很中意的。
也因如此,他給了武家不少賞賜,表明自己的態度,甚至對于武家個別行徑,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但這一次
李治忍不了。
“皇后想要為令堂謀取周國夫人的頭銜,來找朕便好,去騷擾周國夫人作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