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東用力地點了點頭。
......
一轉眼,到了十月份。
阿東拿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份工資三百塊錢。
拿到那三百塊錢的時候,他高興得好像個孩子一樣跳了起來,不斷地發出開心的笑聲。
那一天,他第一時間就花了五十塊錢,給自己在家里的親人們,各自買了一份禮物。
爺爺奶奶是各自一頂冬天戴的帽子,媽媽是一件衣服,弟弟是一支鋼筆,按他的話說,他終于能夠掙錢了,以后他要掙到更多錢,給家里人買更好的東西。
這雖然只是一個收廢品的工作,可是對于已經無法繼續上學的阿東來說,算是一份證明自己能力的工作了。
苦點累點他能夠接受,被人嘲笑,他也已經沒有感覺了,當年他受傷回去上學的時候,他所遭受到的各種嘲笑遠比現在要多不知道多少倍了。
對比起那些還在伸手跟父母要錢買東西的孩子來說,他也算是有優勢的一個人了。
其實那天晚上,阿東拿著那些禮物回到家中的時候,家里的每一個人心里都非常高興。
他們終于看到阿東從某種陰影中走出來了。
在過去一個月的時間里面,阿東臉上的笑容,明顯就多了很多,話也比以往要多了。
再看到他用自己人生中第一份工資買回來的那些禮物,他們覺得,當初讓阿東去那個廢品店里面干活,似乎是正確的選擇。
只是,那天晚上,阿東的母親,在背后卻不知道抹了多少次的眼淚。
三百塊錢,確實不能夠替他們家分擔太大的壓力,可是,總比阿東長年累月在家里種地,到最后也沒有讓他體現出太多價值要強多了。
而對她這個大兒子來說,這三百塊錢,無疑就是向身邊的人證明了他的價值。
錢不多,可意義重大,尤其是對阿東的意義。
不算是什么體面光鮮的工作,可阿東媽媽心里由衷地感謝小強能夠第一時間想到他這個童年伙伴,給了阿東一個機會去證明他自己。
自從阿東知道自己不能繼續上中學之后,他已經郁郁寡歡了兩年時間了。
好幾次自己偷偷去地里看他,都看到了他一個人孤單地坐在草坪上,望著學校的方向,靜靜地發呆。
她知道兒子想上學,想和同齡人在一起玩,可是,他的條件讓他不得不留在家里種地。
然而,她卻無法讓兒子舍棄那種念想,種地讓阿東感到頹喪,因為他們這里從來就不缺乏種地的人,祖輩們臉朝黃土背朝天的歸宿,讓阿東看不到任何的希望。
這個兒子雖然受過傷,可還不是個傻子,只是反應上稍微慢了一點而已,他還是懂得思考和衡量的。
可又能夠怎么樣呢?
這個問題困擾了他們兩夫妻兩年的時間了,總想著找個什么合適的機會讓阿東出去闖一闖,可又總是放心不下,現在好了,小強的舅舅這里,雖然不算是什么很好的工作,甚至還有可能被人嘲笑,可畢竟讓自己的兒子踏出了第一步,這就是一種成功。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