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說釣,就是一塊石頭下去,至少能干暈幾條。
“哎哎哎,魚上鉤了!快拽起來呀!”
徐清風指著深潭喊道。
哪是上鉤,明明是魚順著桿爬到岸邊,李桃歌心不在焉拽起魚尾,一條,兩條,三條,見到徐清風舔著嘴唇仍不開口,他挑眉問道:“還不夠吃?”
徐清風嘿嘿笑道:“今日三掌教來,他胃口大,多釣點兒!”
一群吃貨。
李桃歌腹誹幾句,極不情愿又撈起了魚,詢問道:“聽說王姑娘在庫房當起了道童,是你的徒孫輩,我走了之后,你可得照顧照顧。”
徐清風將胸脯拍的砰砰作響,“包在我身上!誰敢欺負她,我找師祖告狀!”
老君山七代弟子,清字輩居中,不高也不低,有胡子花白的老翁,也有十幾歲少年,年紀相差有一甲子之多。
徐清風長的憨憨傻傻,看似沒開竅的愚童,可人家是大掌教一脈嫡傳徒孫,自己來到老君山,是由徐清風接待,托天老祖那么尊崇的鎮山之寶,他帶著每日遛彎兒曬背,只要腦子夠數,就清楚徐清風在山中地位非比尋常。
有他照顧,王姑娘絕不會受欺負。
拽了七八條魚上岸,正打算收桿,忽然覺得背后一陣熱氣,李桃歌驟然回頭,看見一張木訥中帶有漠然神色的臉龐。
道德殿掌教任太闌。
自破境以來,感知比之前靈敏十倍有余,只要靜下心來探尋,一里之內的風吹草動都在腦中,任太闌能悄無聲息來到自己背后而無法察覺,想必修為已然登峰造極。
對于這名三掌教,李桃歌總是覺得看不透,閑聊起來,天上一句,地上一句,根本無跡可尋,李桃歌問一聲胯骨軸子,任太闌能聽成王八頭子,常常答非所問,隨心所欲。
徐清風傻,任太闌呆。
這對活寶也就能在老君山討口飯吃。
去了別處,早被人掃地出門。
任太闌怔怔望著水潭,兩眼無神,捋著八字胡,呢喃道:“小師叔愛吃魚嗎?”
李桃歌已然習慣亂七八糟的問題,微微一笑,認真答道:“如意家境貧寒,我見到她時,為了口熱粥在大街乞命,如今雖然住在侯府,但衣食住行與尋常百姓一樣,吃飯從來不挑。”
任太闌輕聲道:“清風,喊人來撈些魚,曬成干,帶給小師叔嘗鮮。”
道門講究仙道貴生,反對無故殺生,可這幾名掌教,從不循規蹈矩,尤其是草莽出身的左太星和只殺不渡的花太安,殺起人來眼都不眨,狄太蛟煉起丹時,也常用活物和精血當作藥材。
裴太蓮和任太闌二人氣度出塵,頗有道門神仙風范,沒想到殺起生,比起師兄師弟不遑多讓。
徐清風痛快答應道:“好嘞!”
一聲銳利的破空聲在遠處響起。
順著山谷蕩入老龍窩。
徐清風豎起耳朵,依稀聽到驚呼聲,震驚道:“師叔祖,侯爺,好像有人在打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