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交情。”
李桃歌灑然一笑,“而是恩情。”
狄太蛟一呆,頷首道:“謝了。”
這名二品侯突然來到老君山,五大掌教曾揣度過他的用心,要么是替朝廷鏟掉道門祖庭,要么是以李家名義拉攏。自從馮吉祥竊取道門正統之后,老君山知道胳膊擰不過大腿,干脆不再過問俗世,只在伏牛山走動,怕引來滅門之災,于是對李桃歌的到訪,懷有戒備之心。
沒想到青州侯靜心抄經,從未拜訪過幾名掌教,就連有過一面之緣的白玉蟾,也從未提及。
裴太蓮試探過幾次口風,被李桃歌插科打諢糊弄過去,越是這樣,五大掌教越是小心提防,派出弟子在官道日夜把風,生怕引來官軍圍剿。
一年已過,李桃歌仍舊安分守己,只下了一次山,將唐家父子送上囚車,回到伏牛山,只是乖乖守在老龍窩,寸步不出。
雙方很默契的裝傻充愣,蹭吃蹭喝,試丹,贈送功法心得,一切風平浪靜。
今日李桃歌將恩情二字道明,反倒是令狄太蛟無地自容。
少年侯爺一片熱忱,幾百歲的老家伙步步為營。
李桃歌緩緩說道:“這爐仙品丹藥的藥力,與我之前服用的,大概有四五倍之差,先恭喜四掌教一聲。或許今日的我修為大漲,與那年不可同日而語,況且服第一枚丹的藥效,與后面也大不相同,無論怎樣,千年以來第一爐仙品丹藥,可喜可賀。”
狄太蛟恭敬道:“老道只不過是山野之人,能得侯爺賀言,乃是畢生修來的福分,這爐丹共有三枚,侯爺服用一枚,本門珍藏一枚,另外一枚,再贈予侯爺。”
李桃歌莞爾一笑,說道:“以我精血為主藥,本來是想全搶走的,既然四掌教開了仙口,那就贈老君山一枚。”
狄太蛟還未曾道謝,李桃歌擠眼問道:“不知第二爐何時開煉?”
不知是煉丹太耗費心神,還是年紀大了腳步虛浮,狄太蛟一個踉蹌,險些跪倒在地,哭著臉道:“侯爺,這爐丹共計二百零六味藥材,快要抽干家底才得以煉成,其中幾味近乎絕跡,有的需要歲月提煉,再來一爐,該拆殿賣梁了。”
李桃歌將他攙住,堆笑道:“你們沒有,我有。四掌教不妨列出清單,我找人張羅,湊齊藥材之后,若是煉成,咱們二一添作五,如何?”
狄太蛟半信半疑道:“當真?”
憑借五百年李氏積余和權勢,尋找藥材不在話下,可侯爺實在闊綽,一開口就是對半分。
像是富貴人家的傻兒子。
李桃歌低聲道:“不僅仙品丹藥,金丹我也要。另外……請四掌教派兩名嫡傳弟子去往瑯琊,教他們開爐煉丹。絕頂聰明的智者,畢竟是少數,我這人笨,約莫有人比我還笨,讀不懂丹道古籍,有人手把手教著,心里才踏實。”
狄太蛟細細品味對方話中含義,突然挑眉道:“侯爺是想把老君山和李家綁在一起?不怕馮吉祥報復?”
李桃歌輕蔑一笑,說道:“四年之前,我就在宣政殿罵過馮吉祥,怕他個逑。再說你的小師叔,是我賜她的李姓,你覺得在旁人眼中,會認為咱們是仇家?”
狄太蛟行禮道:“久聞侯爺乃是瑯琊麒麟子,今日所見,已是蓋世英雄。”
李桃歌指著四掌教額頭,哈哈笑道:“誰說你們道門清凈無為,這不挺會拍馬屁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