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頭稱是徑自坐下,王三公子隨手在茶臺上拿了塊點心說:“您辛苦了,為了兒子的婚事擔驚受怕不說還要被娘罵,祖母知道了肯定還要找您說道,兒子對不住您,讓您受委屈了。”
說完把點心丟進嘴里,拍了拍手上的糕點碎屑鄭重其事的朝他作揖。
眉眼上抬輕笑出聲,王翰林罵了句“調皮”后就再次讓他坐下說:“我不是你娘,少拿這些好聽的話糊弄我,我問你,這事兒你真想清楚了,不退了?”
也不知道長公主梅心怎么就無端端的看上了自己的小兒子,經人打聽又命人來說,這才有了與蘇家的婚事。
以蘇家的門楣他是萬萬瞧不上的,相差太大了,但蘇家兩兄弟倒是十分不錯,尤其是小的那個蘇裕安,為人處事十分圓滑干練,是可交之人,再加上得太子與長公主看重,將來必定不是池中物。所以,他思來想去從一開始的抗拒慢慢的變成了接受,到最后同意了。
當然了,不是私自做主而是與三個兒子商談過后的一致結果,他們都認為這門親可結,他就同意了。
為官數載又一直待在京城,出了這樣的事兒不用查大概也能猜個七七八八,以致于他今兒一早就派人給兒子送信去了。
事關孩子的終生幸福他不能胡來,更不能替他做決定,況且這門婚事也是他自己愿意的,他得讓他知道實情,讓他自己做決定。
一改先前在王夫人面前的插科打諢,回來想了一路的王三公子在茶臺前坐下說:“不退了,只要蘇家人不開口說退婚,兒子就娶定她了。”
長公主是明白人,如若蘇妙弋一意孤行癡心不改,那他何不做個好人,既得了利又得了名,往后出于愧疚、補償說不定還能得點兒好處,何樂而不為呢。
知子莫若父,看他渾不在意嘴角上揚笑的像只狐貍,他端起茶盞聞了聞茶香道:“你不介意?”
他不相信,要知道天子腳下還是聰明人多,他能猜到別人也能猜到,且很快就會傳揚開來。
當著面兒肯定不會有人說起,畢竟誰也不敢說太子爺的閑話,但背后就可想而知了,肯定有人說三道四。
可能是不喜歡吧,王三公子一邊兒悠哉悠哉的嗑著瓜子,一邊兒懶懶的十分愜意的靠在椅背上說:“介意什么?介意她有了喜歡的人了,介意她不喜歡我?”
搖頭晃腦吐瓜子皮,他馬上接著又說:“說實話,我一點兒也不介意,甚至也沒什么感覺,畢竟我和她還沒有成婚呢,成婚之后就不知道了。”
仰頭想想,思考了一會兒,端起茶盞他抿唇又想了想說:“我估摸著也不會,畢竟她一出生就和太子認識了,我和她相識時她都及笄了,沒什么好介意的。再說了,太子又不是草包,文能戰群臣武能打天下,我要是姑娘我也會喜歡他,也一定會選擇嫁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