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儒聽到董卓的話,不可置否的笑了笑,隨即說道:“若是儒沒有猜錯了話,想必這只部隊,應該就是陶謙的老本-丹陽兵。”
“丹陽兵?”聽到這個名字,在場的將士紛紛有些疑惑。
“丹陽之地,民多果勁,好武習戰,乃是一處精兵之地,當年武帝之時,飛將之子李陵血戰匈奴,便是以五千丹陽兵大戰匈奴八萬精兵,殺得匈奴精兵為之膽寒,若非為部下軍侯向匈奴告密李陵孤軍無緣,甚至匈奴幾乎都要撤退。”李儒不虧是三國時期最為博學的萬金油人才,三言兩語便猜測到了這群部隊的來歷,甚至連他們的曾經的戰績都說的一清二楚。
“丹陽兵竟如此厲害?”董卓聽到了李儒的話,也不禁有些驚訝,長期在西涼的他,與異族接觸頻繁的他,自然明白當年匈奴精銳的戰斗力。
見到李儒點頭,董卓也是一陣氣惱:“該死的陶謙老賊,竟然藏了這么一手。”不過,隨即也是大笑了起來:“不過,今日那群所謂的丹陽兵卻是為我軍覆滅大半,想必也是成不了氣候了。”
不過李儒卻是皺著眉頭:“只怕陶謙揮下卻是不止這五千丹陽兵。且觀今日丹陽兵行為,衣著兵器雜亂,就連最基本的陣法都不懂得,完全以個人之力拼搏,分明是一群根本沒有經過訓練的流民。”
“而這只丹陽兵想必也是陶謙今日才從徐州就近急調而來的兵馬,或許再過幾日,只怕那陶謙手下便不止那五千丹陽兵了。”
李儒的猜測沒有錯,這只丹陽兵正是陶謙剛剛從徐州調來的一只部隊。
在得知天子竟然被董卓所蠱惑,自己盟軍一方到成為反派之后,盟軍眾諸侯也顧不得勾心斗角了,一個個不在藏私,齊力想要盡快誅殺董卓。
而陶謙更是連夜派人前往徐州調取揮下的丹陽精銳,所有老本盡皆趕往虎牢關。
而這只衣冠不整的丹陽兵,乃是剛剛招募而來,就還沒來得及訓練,就連兵器都還沒來得及發下,而他們第一個接到了命令,便連夜出發趕往虎牢關。
由于他們繼續虎牢關最近,也是第一個接到命令,急行軍之下,不過短短幾天便趕到了虎牢關之下。
趕到之時,正值雙方鏖戰正酣之時,見到自己揮下最精銳的丹陽兵一身破破爛爛,加上一路奔波到此,疲憊不堪,陶謙也不好意思讓他們上戰場。
不過大戰后期,己方被李儒算計,兵馬被圍,就連袁紹手下大將顏良都有性命之威,如此危急關頭,好戰成性的丹陽兵卻是主動請纓。
如此僵局之下,孔融無奈,也只得讓其一試,沒想到這群流民一般的丹陽兵,卻是造成了出乎意料的結果。
一群連基本的陣法都不會的流民不要命的亂沖之下,竟然打亂了西涼兵的陣型,將整個戰場都搞得亂七八糟的。
雖說近乎全軍覆沒,但卻是趁亂救下了袁紹的大將顏良,至此,這一戰倒也算勉強扳回了一局,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而丹陽兵的出現,卻是讓眾諸侯眼睛一亮,眼中卻是看到了希望的光芒。
如此精銳的部隊,造成的強大威力,倒是讓眾諸侯們有了一種可以攻破虎牢關的希望,讓他們升起了人生三大錯覺,我能反殺的念頭。
接下來的這幾日,各路盟軍諸侯們卻是避而不戰,高掛免戰牌,卻是有了一番新的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