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元二十八年六月初九,尚未至夏至,夏日的酷熱已如洶涌浪潮般席卷而來。
當日光高懸中天,滾滾熱浪肆意彌漫大地。鄉野之間,每一絲清風都裹挾著灼人的溫度,即便青山綠水環繞,也難以改變這炙熱的氣候。
蘇尚初次踏入水龍崗,便被山崗上的防御工事所震撼。若事先毫無所知,此地仿若被朝廷官兵牢牢掌控。而如今,這般工事的主人,竟來自民間勢力。以大秦律法評判,此等行徑早已逾越界限,按律當誅九族。
“翻過這座小山,后面便是祝家莊了……”
官府的車架內,十余名衙差隨行護駕,師爺騎著一頭老驢,跟在車廂旁。瞧見遠處山崗,師爺伸出手指,為蘇尚指明情況。
馬隊行進在坑洼不平的土路上,一路顛簸輾轉。待靠近水龍崗近處,蘇尚方才看清整座山崗的氣勢。
說起來,水梁山的這些勢力,其權勢甚至蓋過官府。他們不僅持有火槍、兵器,就連大炮都架設在山頭上。那黝黑的炮口,只需隨意轟出一發炮彈,落入人群之中,便能瞬間震死數十人,威力堪比上三品的武林高手。
無論是兵器還是火器,朝廷對其管控都頗為棘手。最為關鍵的是,機關術在民間廣泛普及。想要制造這些物件,隨便找個手藝精湛的技工便能做到。至于殺傷力如何,雖不甚明了,但流傳至民間后,總會衍生出各式各樣的改造方法。
如今這些技術在民間廣泛流傳,火器已然取代冷兵器,成為勢力爭斗時的有力武器之一。只要射擊精準,即便不會武功的普通百姓,也能輕松擊殺下三品的武者。故而,大多數不入流的江湖幫派,都在潛心鉆研這一門道。
祝家莊亦不例外。蘇尚抵達之時,祝宏率眾前來迎接,眾人幾乎人手一把火槍,僅有少數人手持兵器。
翻過山崗,一路所見,與蘇尚預想的相差無幾。這些人自行組建的武裝力量,雖與朝廷軍隊相比稍顯遜色,但相較于普通的武林勢力,卻要強上許多。
沿著鄉間土路前行,祝家莊的整體布局映入眼簾。一排排木屋錯落有致,莊民們在工坊內忙碌進出,不時有推車停在路邊,四處皆是木箱子。隱約可見灑落在地的瓜果和松毛,由此大概能想象出裝箱的流程。
蘇尚仰頭望向遠處正在山上采摘水果的莊民,再看眼前,工坊內用于裝箱的機關源源不斷地將果蔬填滿箱子,莊民們則將木箱子抬出,放置在推車上,然后推走。
在忙碌的嘈雜聲中,蘇尚留意到這些莊民臉上洋溢著笑容,這是她從前在中州街頭所見的老百姓所無法比擬的。
環境不同,形勢各異,為自己而活,總歸要比為他人而活輕松愉悅許多。或許,正是這里的生活讓他們看到了希望與未來。實際上,在此地生活,確實要比在外邊好上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