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與其說是派人去跟秦昇求和,倒不如說是去乞降,不知要答應多屈辱的條件,才有可能讓隋軍放他們北還。
到那時,他這個可汗威嚴喪盡,還如何繼續統治大草原。
看頡利可汗直到此時還推三阻四,在場不少部族首領都不由面露幾分怒意。
要不是頡利可汗為了一已私仇,不聽他們勸告,執意要攻打薊城,他們又何至于淪落到如此境地。
如今頡利可汗不僅害了他自已和整個東突厥,還將他們這些本來不相干的其他部族都拖下了水,他們如何能不為之惱怒。
而頡利可汗不是傻子,自然能看出這些人對他的不滿,心中也不免暗暗有些發毛,但此刻也有些騎虎難下了。
因為大草原不同于中原,沒有人有所謂的忠君愛國之心,大家都是只認強者為王。
一個將十幾萬大軍帶入絕境的可汗,注定很難再得到了其他人認可和支持。
更何況他即可汗只有一年不到的時候,之所以能統治東突厥,更多是靠阿史那家族的威信以及父兄三代可汗的余威,一旦自已做得不能讓大多數突厥貴族滿意,那等待他的命運絕不是退位讓賢,而是死無葬身之地。
他知道,若是他同意菩薩的提議,派人去跟秦昇求和,即使最終剩余的幾萬兵馬安然回到了漠北,也沒有一個人會因此感激他這個可汗,只會覺得這一切都是因為他的無能造成的,是自已讓他們蒙受了屈辱。
到那時,那些對自已心懷不滿的人一定會聯合起來,群起而上殺了自已,重新擁立新的可汗上位。
他甚至都能猜到這些人會擁立誰做新可汗,那便是自已的侄子突利可汗阿史那什缽苾了。
畢竟他同樣是阿史那家族的一份子,因為沒有遭受什么損失,所以實力也是如今阿史那家族中最強的。
也難怪這個好侄兒一直攻不進盧龍塞內,敢情原來打的是這個主意!
只是要怎么跟侄兒算賬都是以后的事了,他只知道此時自已無論如何都不能派人去跟秦昇乞和。
既然不能乞和,那就只能一戰了。
想到此處,他的目光陡然變得決絕,目光冷冷掃過在場的一眾突厥將領和部族首領,隨即冷聲說道:
“從沙缽略可汗開始,我們突厥人就不得不對隋國稱臣納貢,如今眼看著隋國四分五裂,我們突厥人才有了翻身的機會,難道你們要我再一次對隋人卑躬屈膝嗎?”
或許是因為可汗余威尚在的緣故,頡利可汗此話一出,在場的眾多突厥將領和部族首領頓時變得鴉雀無聲,沒人再敢提派人去跟秦昇求和之事。
就連菩薩也是默不作聲,只是心中在不住冷笑。
既然他們突厥人一心要找死,就由他去吧。
自已要做的就是看好他們回紇人,到時候不去為突厥人賣命,看情況不妙直接投降隋軍就好了。
眼看眾人默不作聲,頡利可汗心中一陣得意,隨后繼續冷聲說道:
“中原漢人有一句話叫擒賊先擒王,因此我打算派出我的可汗親衛隊突襲秦昇所在的中軍,只要能斬殺了秦昇,其他幾路兵馬自然不戰自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