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剛剛處理完劉武周和自已妻子之事,就有一名親兵匆匆來報,說唐軍大將王君廓城外求見。
聽到王君廓又來了,宋金剛不由冷冷一笑,知道是唐軍主將李世民得知了晉陽城失守的消息,便再一次派王君廓來勸降自已。
畢竟如今晉陽城的失守意味著劉武周大勢已去,在李世民看來自已很難不為將來做打算,要么降唐,要么降隋。
但他宋金剛偏偏要走第三條路!
想到此處,他當即沉聲對前來通報的親兵吩咐道:
“你去告訴王君廓,面就不必再見了,你讓他去告訴李世民,一切待我見過秦昇的使者之后再做決定。”
……
唐軍大營內,當李世民聽完王君廓帶回來的話,眉宇瞬間皺成了一個川字。
他明白宋金剛的意思,知道宋金剛是打算待價而沽,誰給的好處多最后投靠誰。
偏偏霍邑城地處晉陽通往長安的必經之處,位置極其險要,自已還真不得不用盡一切手段去拉攏盤踞在霍邑的宋金剛。
他也知道照眼下的形勢,一般的小恩小惠很難打動得了宋金剛的胃口,只能要來紙筆,提筆齊刷刷給遠在關中的父皇李淵寫了一封信。
在信中,他建議父皇不妨先封宋金剛為右驍衛大將軍和河東道行臺尚書令,封爵晉王,以此拉攏宋金剛歸唐。
因為一旦他們大唐得到了霍邑,進可圖謀晉陽乃至整個河東北部,退可據霍邑而守,保住整個河東南部。
寫完這些之后,他本想就此停筆,但隨后他像是又想到了什么,又提筆繼續寫了下去,要李淵盡快派援軍趕來支援河東,否則他們唐軍一旦因為兵力不足不得不放棄河東,將來就很難再從秦昇的手中給奪回來了。
至于援軍的主將,他則建議由兵部尚書屈突通出任。
畢竟在他看來,屈突通老而彌辣,深諳用兵之道,無疑是援軍主將的最佳人選。
待寫好了信,李世民立即喚進來一名親兵,要他快馬加鞭將信送去長安當面交給父皇李淵。
只是看著親兵離去的身影,李世民忍不住默默嘆了一口氣。
希望父皇聽得進自已的勸說,不要再節外生枝了。
……
隨著東突厥兵敗河北的消息傳到榆林,曾被始畢可汗親封為屋利設的郭子和頓時陷入了深深的不安。
他本是大隋一名普通的左翊衛,因為犯了事被流放到榆林,如果沒有什么意外的話,他這輩子本應以罪人的身份老死在榆林。
可他偏偏趕上了亂世,趁著榆林郡鬧饑荒的機會,率領十八名死士捉住了郡丞王才,以他不體恤百姓為由將其處死,隨后開倉賑濟貧民,很快便招募到了不少兵馬。
之后,他在榆林城自立為王,稱永樂王,年號丑平,追封其父為太公,封自已弟弟郭子政為尚書令,另外兩個弟弟郭子端和郭子升分別出任左右仆射。
為了能夠在榆林郡站穩跟腳,他不僅主動派使者去交好南面的梁師都,更是對北面的突厥人稱臣納貢,甚至不惜派自已的弟弟郭子升去漠北做人質。
當時在位的始畢可汗對郭子和的主動稱臣納貢很是贊賞,便冊封他為平楊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