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因為郭子和對平楊天子這個名號堅辭不就,最終始畢可汗只能改封他為屋利設。
雖說同樣是投靠了突厥人,但郭子和和劉武周又有所不同。
劉武周投靠突厥人是為了借突厥人不斷擴充地盤和勢力,而郭子和投靠突厥人則更多是為了自保,防止自已被其他勢力吞并。
劉武周可以為了討好突厥人,不惜將汾陽宮的年輕宮女全部送給始畢可汗和其他突厥貴族淫樂,而郭子和則一直利用自已屋利設的身份,保護自已治下的百姓不受突厥人和其他草原部族的襲擾。
因此,相對于很多河東百姓大罵劉武周認賊作父,勾結異族為禍中原,郭子和的名聲倒是好得多,很多榆林百姓不僅沒有罵他投靠突厥人,反而暗暗感激郭子和在亂世中庇護了他們。
饒是如此,當郭子和聽說頡利可汗兵敗河北的消息,心中還是不由陷入了深深的不安,無時無刻不擔憂大隋會跟他秋后算賬。
畢竟即使榆林的百姓再感激他,單單對突厥人俯首稱臣這個罪名,就可以讓朝廷殺他郭子和千遍萬遍。
就在他內心焦灼之際,他的弟弟郭子政卻帶著一個神秘的不速之客來見。
這個不速之客不是別人,正是唐朝的光祿大夫唐儉。
聽說對方是唐朝來的使者,郭子和不由微微一怔,不過很快便猜到了對方的來意,當即設宴好生款待了遠道而來的唐儉。
雙方酒過三巡之后,唐儉也不拐彎抹角,直接說出了自已的來意:
“如今隋軍已經奪取了晉陽,下一步必然會繼續向四周擴張,榆林郡首當其沖。
隋帝楊廣是什么樣的性子我想永樂王應該比我清楚,更何況永樂王還曾被始畢可汗冊封為平楊天子呢!”
聽到“平楊天子”四個字,郭子和面色不由動了動,隨后便是陷入了一陣長久的沉默。
他當初堅決不肯接受“平楊天子”這個封號,就是害怕有一天大隋重整旗鼓,到時候跟他秋后算賬。
但他怎么也沒想到大隋會東山再起得這么快。
雖說自已當初沒有接受平楊天子這個封號,可不代表楊廣可以對此事既往不咎。
唐儉似乎看出了郭子和心中的不安,當即趁熱打鐵道:
“永樂王,恕我直言,事到如今,你只有三個選擇。
一是投降隋朝,上書楊廣乞求他的寬恕。
二是死戰不降,寧可一死也絕不受隋軍的羞辱。
三是歸順大唐,與唐軍一起聯手對付隋軍,力保榆林不失。”
郭子和再一次陷入了沉默,內心顯然很是糾結。
唐儉說是給了他三個選擇,但實際上只有一個選擇。
經過內心百般權衡之后,郭子和幾乎要張嘴答應唐儉之時,他的另一個弟弟郭子端卻帶著一封信匆匆趕來了。
待郭子和滿臉疑惑拆開信一看,兩只眼睛瞬間瞪得如同銅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