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五千唐軍兵敗渭水的消息傳回長安城,城中的官員和百姓頓時陷入了空前的恐慌之中,一時間各種流言蜚語滿天飛,人人都在擔憂長安城告破之后自已將何去何從。
不少百姓再一次群起涌向長安各大米鋪,發了瘋一般搶購糧食,糧價再度應聲暴漲,幾乎到一刻鐘一個價的地步,不到一天時間就暴漲到了斗米六百錢,眼看再過幾日就要突破斗米千錢的大關。
很多糧商見到有利可圖,紛紛囤積居奇,捂緊手中的糧食不肯再賣,一家又一家的米鋪接連掛出了“售罄”的牌子。
百姓們眼見自已用幾十倍的價格都買不到一粒糧食,瞬間都急眼了,紛紛堵在米鋪門口討要說法,逼米鋪開倉賣米。
一些米鋪眼見群情激憤,害怕這些百姓鋌而走險,最終只得乖乖開倉賣糧。
可更多的米鋪仗著自已后臺硬,根本不將這些圍堵米鋪的百姓放在眼里,說什么都不肯再賣一粒糧食。
這些米鋪的強硬做派徹底激怒那些買不到糧食的百姓。
不知是誰帶的頭,城中開始有百姓打砸米鋪,群起將店內的糧食洗劫一空。
有一就有二,越來越多買不到糧食的百姓都開始加入了打砸米鋪的行列,一時間長安城的很多米鋪都遭了殃,數以萬計的糧食被人洗劫一空。
因為很多米鋪的后臺都不簡單,京兆尹不敢得罪,只能派出差役四處搜捕那些參與打砸米鋪的百姓,抓回來的人都快將衙門的大牢給填滿了,卻還是無法遏制城中愈演愈烈的打砸米鋪現象。
無奈之下,他只能上書大唐天子,將問題甩給了李淵,希望朝廷能出動兵馬阻止城中百姓繼續打砸米鋪。
而李淵看到京兆尹的上書,整個人都快氣炸了。
畢竟五千唐軍剛剛兵敗渭水,如今長安城的形勢已經是岌岌可危。
城中剩余的幾千兵馬安排守城都捉襟見肘,哪有多余的兵力去平定城中的騷亂。
但他之前也從不良人那里知道了如今長安城因為糧價暴漲引發的騷亂嚴重到了什么地步。
他心中很清楚,若是朝廷再不解決這些騷亂,只怕不用等秦昇率隋軍打過來,城中百姓就會揭竿而起,憤而推翻大唐的統治。
其實想要解決城中的騷亂并不難。
既然這些騷亂是因為糧價暴漲而起,那朝廷只需要往市面上平價投放大量糧食,就可以將糧食價格給抑制下來。
隨著糧價暴跌,那些糧商眼見無利可圖,自然也會跟著低價拋售糧食,城中糧食短缺的問題很快就能得到緩解。
畢竟關中這兩年一直風調雨順,長安根本不缺糧食。
只可惜這個辦法朝廷如今根本做不到。
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如今朝廷手中根本沒有多少糧食。
為了收復河東,大唐幾乎掏空了家底,將國庫中的存糧一車車運送去了河東,長安反而不剩多少糧食了,導致如今朝廷根本拿不出多少糧食去平抑京城的糧價。
既然朝廷沒有足夠的糧食投放到市面上去平抑糧價,那重拳打擊糧商的囤積居奇,強迫他們平價拋售糧食倒也是個不錯的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