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這話的時候,李淵眼中不由閃過一絲殺機。
因為他是真的懷疑,如果這個逆子真的擊敗了隋軍,奪取了河東之地,會不會攜大勝之威,揮師關中,逼宮奪位。
這也是他為什么打算將李世民終身軟禁在秦王府的原因。
作為一個帝王,他絕不容許有任何人威脅到自己的皇位,哪怕那個人是自己的親生兒子也不行!
李世民沒有做過多的辯解,只是跪倒在地,沉聲說了一句:
“兒臣不敢!”
“既然不敢,那你為何還要發動兵變,不僅自己抗旨不遵,還要軟禁你的叔父,阻止他率軍回援長安。”
說到這里,李淵似乎想到了什么,眼神變得越發凌厲,咬牙切齒道:
“你的叔父呢?為何沒有跟你一起回長安?難道你竟已經到了如此喪心病狂的地步,對自己的叔父都下得去狠手!”
“父皇明鑒,兒臣也是叔父帶大的,縱使再不肖,也不可能對他下得了如此狠手!”
李世民輕輕嘆了一口氣,無奈解釋道:
“是大軍在渡蒲津渡之時,叔父不知是聽信了誰的蠱惑,竟擅自脫離大軍不知去向,兒臣也在一直派人找他。”
聽到堂弟李神通尚在人世,李淵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氣,但表面上卻還是陰沉著一張臉道:
“有你這種心狠手辣不念親情的侄兒,你叔父怎能不提前為自己打算!
朕現在將話放在這里,你叔父無事便罷,若是他有什么三長兩短,朕絕饒不了你!”
說到這里,他的面色變得越發陰沉,冷冷往下說道:
“你還沒告訴朕,你為何不僅自己抗旨不遵,還是發動兵變,阻止你叔父率軍回援長安,你就不怕秦昇那個混蛋當真攻破長安害朕性命嗎?”
李淵越說越氣,看李世民的眼神已經不像是一個父親看自己犯了錯的兒子,倒像是一個多疑的君王在看著自己居心叵測的臣子。
李世民抬頭迎視著李淵的目光,隨即嘆了一口氣道:
“父皇明鑒,兒臣與秦昇相識多年,比誰都要了解他的為人。
他此次僅率萬騎攻入關中,并沒有攜帶任何攻城器械,可見其并無攻打長安的打算。
說到底,秦昇無非是在行圍魏救趙之策,逼我們大唐從河東撤軍罷了。
若是兒臣當真放任叔父回援長安,豈不是正中了秦昇下懷,拱手將河東之地讓給他。
父皇,大唐若是沒了河東,關中便徹底失去了屏障,后果將不堪設想呀!”
“如此說來,你是拿朕的性命在賭,賭秦昇攻不破長安,傷不到朕性命。
可你有沒有想過,若是你賭輸了,朕落到了秦昇手中,朕會落得一個怎樣的下場!”
這種可能性李淵不是沒想過,可即便是如此,他始終還是無法接受接受一件事,那就是在自己兒子心中,自己這個大唐天子的分量竟還抵不過河東區區幾個郡!
為了保住河東,他竟然不惜拿自己的安危去冒險!
想到此處,李淵心中頓時一陣無名火起,早就將自己前幾日對竇皇后的承諾拋到了腦后,冷冷對李世民道:
“事到如今,朕也不想跟你再多言,你立即交出魚符,回秦王府閉門反省,等你什么時候意識到了自己的過錯,再來見朕吧!”
聽到父皇果然要不顧念父子之前軟禁自己,李世民心中暗暗嘆了一口氣。
事情發展到如此地步,他已經別無選擇了,即使他再不情愿,也只能跟父皇徹底攤牌,讓他知道自己的底牌在哪里。
只是他剛想開口,就有一名宮人闖進了御書房,帶著哭腔道:
“陛下,秦王殿下,不好了,皇后……皇后她快……快不行了!”
此話一出,父子二人的面色都是陡然一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