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按照她和秦昇原先的想法,是打算等秦恪長到五歲左右,再正式禪位給他的。
可現在經過李元吉和宋金剛的一陣折騰,誰都能看得出唐朝氣數已盡,時日無多了。
換而言之,大隋重新一統天下的日子不遠了。
作為一個護子狂魔,女帝楊翎自然不愿意奪走兒子的榮光,因此決定提前禪位給秦恪,好讓平定天下一統江山的不世功績最終能落到自己兒子身上。
除此之外,她還有一個不能對外人道的原因,就是自己夫君秦昇的那幾個紅顏知己。
畢竟竇線娘和蕭月仙如今還以客人的身份住在齊王府,身份很是尷尬,自己夫君總不能一直不給她們二人名分吧。
即使她們二人不說,但外面的人難免會有一些風言風語,最終壞的還是自己夫君的名聲。
雖說爭風吃醋是女子的天性,但涉及到秦昇的名聲,她還是得為自己夫君考慮,不想讓他為難。
對于楊翎禪位之事,秦昇也是支持的。
其一是他和妻子楊翎想的一樣,都想把一統天下的功勞留給他們的兒子秦恪。
就像歷史上的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一樣,誰都知道是多爾袞是滿清能夠入主中原的第一功臣,但史書上同樣將入主中原的功勞記一筆在順治身上。
如今大隋若是能在自己兒子秦恪在位期間重新統一,后世的史書不管如何夸贊自己這個父親的功績,都不得不將一統天下的功勞記一筆在秦恪身上。
其二是大隋滅了唐朝重新一統天下之后,自然要論功行賞,大肆封賞有功之臣。
如果此時在位的是女帝楊翎,那這些官職和爵位理應都是由她來封賞,這些功臣感激的人自然就是她了。
反之,如果在位的是秦恪,不管他多年幼,但這些官職和爵位都是由他來封賞,這些功臣自然愿意誓死效忠這位少年天子了。
可以說,女帝楊翎提前禪位于太子秦恪,可以說是百利而無一弊了。
如果非要說有什么壞處的話,那就是招致楊姓宗室的大量反對了。
因為對于他們而言,女帝在位雖然很難接受,但再怎么說都是他們楊家人坐天下。
可一旦女帝楊翎禪位給太子秦恪,便意味著大隋江山徹底落入了外姓人之手,他們情感上還是難以接受。
可不管他們如何反對,最終在隋鳳延二年九月,女帝楊翎還是正式禪位給了太子秦恪,自己則退居幕后,成了大隋的太上皇。
秦恪正式登基即位之后,改元龍武,下的第一道旨意便是讓自己父親秦昇以尚書令的身份繼續執掌朝政,以十二衛大將軍的身份繼續統領大隋兵馬。
對此,民間不少百姓紛紛戲稱秦昇是由“皇夫攝政王”變成了“皇父攝政王”,雖無天子之名,卻有天子之實。
而后世史書則將隋文帝楊堅、隋明帝楊廣和獻帝楊翎三人在位期間的隋朝稱為“楊隋”,宣帝秦恪即位之后的隋朝則稱為“秦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