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周紹范不愿一輩子老死在交州這蠻荒之地,便趁著大業末年天下大亂的機會偷偷逃回了中原,跑去關中投奔了李淵,并很快得到了李世民的賞識,被授予車騎將軍一職。
之后他跟著李世民和李孝恭南征巴蜀,又得到了李孝恭的賞識,主動向李世民討要來周紹范,留在夔州輔佐自己。
不久之后,周紹范的叔父周法明也背棄了蕭銑,獻四州之地主動投降了李孝恭,叔侄二人一同在李孝恭帳下聽用,一時傳為了佳話。
可隨著唐朝國力的日漸衰,周紹范的心態也漸漸發生了變化,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當初的決定是不是錯了。
當初他就是因為不想老死在交州,才趁著天下大亂的機會,從交趾郡逃回了中原,因為害怕被楊廣治罪,便跑去關中投奔了李淵。
彼時的李淵可謂是如日中天,不僅得到了關隴貴族的全力支持,還坐擁關中和河東兩大富庶之地,怎么看都是最有機會終結亂世一統天下的主公。
可在為李淵和唐朝效力的幾年時間里,他可以是親眼見證了李淵是如何一次次被昔日的家臣秦昇擊敗,又是怎么一步步由盛轉衰的。
如今的唐朝,別有沒有終結亂世一統天下的可能了,能不能自保都是個問題。
更令他無法接受的是,外部的局勢已經嚴峻到如此地步了,可大唐內部卻還在進行無休止的內耗。
以前是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之間的奪嫡之爭,現在又輪到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之間的皇位之爭。
而他們兄弟內斗的最終結果就是讓宋金剛這個外人有了可乘之機,如今不僅竊據關中登基稱帝,還將李淵這個開國皇帝給活活氣死了。
在經歷了一系列內亂之后,誰也不知道大唐這個已經失去了都城的朝廷還能維持得了多久。
若是大唐真的亡了,他們這些亡國之臣又該何去何從。
一想到這些,周紹范就不由一陣心煩意亂,越發覺得自己當初逃離交州投奔李淵的決定太過草率了。
畢竟自從秦昇上位之后,隋朝反而開始出現了新氣象,像蘇威、李綱和蕭瑀這些當初因為惹惱楊廣而遭到貶斥的大臣,都被朝廷重新起用,在朝中地位扶搖直上。
換而言之,如果自己當初不急哄哄逃回中原,恐怕以自己的家世和本事,用不了多久也會被秦昇召回朝廷,重新受到重用,也不用上李家這艘搖搖欲墜的破船了。
正是因為這種心理上的失衡,他想過棄官而走,跑去東都洛陽投奔秦昇。
可考慮到自己曾經投奔過李淵的黑歷史,以及考慮到李世民和李孝恭對自己的知遇之恩,他最終還是打消了這個想法。
更何況,若是自己跑了,豈不是將叔父周法明架在火坑上烤,自己豈能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正是因為心態上的患得患失,周紹范可以是走又不敢走,留又不甘心,一顆心可謂是糾結到了極點,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
就在他帶著人無精打采巡查東城之時,身后突然傳來一個很是驚喜的聲音:
“是你嗎,二弟?”
周紹范只覺得這個聲音異常熟悉,當即回過身循聲望去,整個人卻瞬間愣住了。
因為喊話之人不是別人,正是他多年未見的兄長周紹基。
(祝各位讀者大大中秋快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