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婆子一噎,隨即梗著脖子道:“不是想把她逼走,是我家要休了她!”
這時,一直沉默的楊蘭花緩緩站了起來,抹了抹臉上的眼淚,語氣堅定道:“不用等胡二發寫休書了,我自己走!”
“我要請里正替我做主,我要和離!”
眾人皆是大驚。
在古代,和離這件事兒絕不像某些大女主文里寫得那般簡單。
古代女子一旦進入婚姻,便很難再有機會改變自身命運。
當然也有反傳統的例子,比如唐代的女詩人魚玄機。
她不滿于丈夫的冷落與虐待,毅然提出和離。
可縱使在對女性極其包容的唐朝,這一決定依然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在古代,“從一而終”觀念深入人心,社會普遍認為女子應堅守婚姻。
女子提出和離會被視為不道德、傷風敗俗,女子會遭受社會唾棄和輿論譴責。
而且婚姻絕不只是兩個人之間的事情,更關乎家族顏面和利益,家族會極力維護,不會輕易同意和離,以免影響家族聲譽。
還有就是古代女性多無獨立經濟來源,主要依賴丈夫和夫家。
和離后生活無保障,經濟困境使她們不敢輕易提出和離。
古代法律雖有和離規定,但總體偏向男性。
一般情況下,只要男方不點頭,和離基本也不會被批準認可。
但是男方休妻則要簡單許多。
胡婆子愣了一下,隨后大笑起來,“和離?你想屁吃呢?我胡家只有休妻,絕沒有和離!”
休妻通常被視為男方對女方的單方面否定。
女人會被認為有重大過錯或不稱職。
如“七出”之條中的無子、淫佚等,會使女方聲譽嚴重受損,被社會歧視和排斥,甚至其家族也會蒙羞。
楊蘭花凄苦一笑,她總算明白這些年來羅慧玉的苦楚了。
見胡二發悶不吭聲站在胡婆子身側,像是在看別人家的熱鬧。
楊蘭花心底殘存的最后一絲放不下也消散無蹤。
她牽著胡小棗的手經過過人群,來到不遠處的大槐樹下面。
樹影斑駁落在她紅腫的臉頰上,她看著大槐樹斜挑出來的一枝樹膀,低聲道:“和離不成,我就吊死在這里,活著真的比死了難呀。”
她聲音極低,便連身旁的胡小棗都沒聽清她在說些什么。
“只是可憐了小棗,沒了娘護著,跟著她爹不知道要遭多少罪。”她心里默默思量著。
其實她也知道,和離這條路走起來千難萬難。
不說胡家答不答應,便是真的成功和離了,她沒房沒地沒糧,那也就是一個餓死的結局。
但是她利利落落地餓死,也比在胡家被磋磨死強上一百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