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豆苗吃了藥出了滿頭滿臉的汗,劉老太太直呼阿彌陀佛,出了汗就能好了。
屋里劉水牛捂著被子,身上也被汗水浸濕,丁氏這才放下心來。
眼瞅著已經到了酉時(下午5點多),顧洲遠起身告辭。
“你二舅娘已經去做飯了,留下來吃了晚飯再走。”劉大河也跟著站了起來。
“不了,還有很遠的路要走,再吃了飯就該天黑了。”顧洲遠笑道。
劉大河還要再說些什么挽留,劉老爺子開口道:“不吃就不吃了了吧,現在外面亂,摸黑走夜路不安全。”
眾人一起往騾車上裝竹籃竹筐。
現在劉家主要工作就是編竹籃竹筐,這東西雖然不如那些工藝品值錢,但是好上手,一家子都能幫上忙,可以量產。
半個月沒來,外公家一共做了155個竹籃子。
把竹籃用麻繩串起來,堆在騾車上,堆得老高。
再加上劉老爺子抽空做的兩件小工藝品,顧洲遠給結了3兩銀子。
半個月就能掙3兩銀子,劃下來一天就是200文錢!
這在整個青田縣都屬于高收入家庭了。
雖說是一大家十來口人子齊上陣,平均下來好像工錢不高的樣子。
但是一般像他們這樣的家庭,出去扛大包也只能抽出兩三個壯勞力,農忙時還得回來干農活,一年能干大半年的活就算不錯了。
更別提現在鬧饑荒,碼頭根本就不缺人扛大包,村里人都是閑在家里沒事做。
而他們劉家,足不出戶在家里就把錢給掙了,不耽誤地里的活計,還不用出大力氣。
一年300多天都能見著錢,小日子從未像現在這般紅火。
這一切都是仰仗顧洲遠的拉拔,現在劉老太太對顧洲遠一家的態度已然發生了大轉變。
一口一個小遠小蕓喊得無比親熱。
就是丁氏尖酸刻薄慣了,一時半會兒還沒完全改過來。
顧洲遠駕著騾車回村,一路無事,到家的時候天還沒有黑透。
顧洲遠把阿娘劉氏放在了家門口。
然后直接趕著騾車到了鴨棚那里,把竹籃子全都賣給了商城。
他把騾車拴在了樁子上,走路去了工坊。
“顧先生!”
“顧東家!”
住在工坊里的流民見了顧洲遠,紛紛起身打招呼。
不知是誰帶的頭,不少人都改口管顧洲遠叫顧東家。
不過他們的理解也沒錯,他們替顧洲遠干活,顧洲遠供他們吃住,喊一聲東家倒也合適。
“今天第一天上工,感覺怎么樣啊?累不累?”顧洲遠笑著問道。
“不累!開荒種地罷了,都是我們做慣了的。”黃大寶第一個開口。
其他人也都紛紛附和。
“活真的不重,顧二哥還怕我們累著,讓我們干一個時辰就停下來歇會兒。”
“招娣小姐還給我們送水喝。”
“顧東家一家子都是好人,待我們好的很。”
眾人七嘴八舌,話語里全是感恩。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