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洲遠自然是在酒樓后院里等侯岳。
“你這茶葉是哪里搞來的?喝著還挺香的。”蘇沐風茶水已經喝了兩泡。
這酒樓里的一切,好似跟外面的東西都不一樣。
他搞不懂顧洲遠是怎么做到的。
就好像······就好像顧洲遠跟他不是同處一個世界一般。
“哦,這茶叫碧螺春,是我藏起來的頂好的茶葉,一般人輕易喝不到的。”顧洲遠回答的模模糊糊的。
看似說了不少,卻沒一句是有用的。
“碧螺春?茶好,名字也好。”蘇沐風嗅著茶香,微微點頭。
這個世界自然是洞庭碧螺春的。
碧螺春原名“嚇煞人香”。
相傳在清朝康熙年間,康熙皇帝南巡時品嘗此茶,因其香氣濃郁、滋味鮮醇,又產于碧螺峰,故賜名“碧螺春”。
其獨特的采摘和制作工藝也是在后世逐步形成和完善的。
其實古代的茶葉并不比現代茶香淳。
古代茶葉品種相對較少,制作工藝也不如現代精細和多樣化。
古代的品飲習慣和審美觀念與現代有很大不同。
如唐代以煎茶為主,人們將茶餅炙烤、碾碎后,放入鍋中煎煮,在煎煮過程中會加入生姜、鹽等調料。
宋代流行點茶,講究茶的色澤、湯花的形態和咬盞效果。
那時的茶水制作工藝復雜,更注重外形和儀式感。
現代茶葉品種豐富,制作工藝在傳承古法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和改進。
人們更注重茶葉的香氣、滋味、口感的豐富度和協調性。
是以蘇沐風第一次喝到現代碧螺春,才會產生驚艷的感覺。
不過這也是蘇沐風這種雅士才會有這樣的覺悟,要是讓侯岳來品鑒,他一定會覺得這茶葉不甜不咸,寡淡無味。
“三哥,你的房間我跟招娣姐給你收拾出來了。”谷雨敲門進來說道。
“我大姐呢?”顧洲遠點點頭,放下茶盞問道。
“招娣姐在燒水準備洗澡,忙活了一天,身上全是汗。”
二柱現在是這酒樓的掌柜,谷雨負責整個后廚,他倆都沒回大同村。
顧洲遠見二柱鬼頭鬼腦跟在谷雨后面,不由有些好笑。
這小子臉皮極厚,這些日子成天圍著谷雨轉。
小姑娘對二柱顯然也產生了好感。
他估摸著,再過不了多久,兩人差不多就能成就好事。
“我一會兒還要出去辦點事兒,什么時候回來不一定,你們不用給我留門。”顧洲遠關照道。
門外的二柱一下子竄了進來,他急聲道:“小遠你這么晚要去哪啊?有什么事兒不能明天去辦嗎?”
在他看來,夜不歸宿是一件極其嚴重的事情。
顧洲遠面露尷尬,他一時不知道該怎么回答二柱。
這就像跟朋友約好了去網吧通宵開黑,卻不知怎么跟家里人說的感覺一樣一樣的。
就在這時候,敲門聲從后院側門響起。
“遠哥開門吶!”顧洲遠趕緊借機出了屋子,去把門栓抬起來。
“走啊,讓你倆先去玉音樓等我們,你們偏不去,現在也不知道勾欄下面還有沒有好位子了。”侯岳叨叨個沒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