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洲遠倒也沒有編瞎話,他確實是先來了郡守府。
大同縣子前來拜會郡守大人。
他跟門子通報了一聲,幾人便等在了門口。
桃李郡郡守鄭安正端坐在案幾旁的太師椅上。
剛剛御風司千戶吳藏鋒過來找他,說是說是青田縣縣令侯靖川尸位素餐,貪贓枉法,請他將此人法辦了。
被他給委婉拒絕了。
開玩笑,侯靖川是什么樣人自己還不知道嗎?
他早上就已經收到青田縣衙派人送來的加急文書,詳細講明了青田縣發生的事情。
他知道這一切都是因為吳藏鋒的妻弟被顧縣子所殺而引起的。
最近幾個月他可沒少聽到顧洲遠的名字。
那一樁樁功績,讓他都有些懷疑,這真的是一個十八歲的青年所能做到的嗎?
可吳藏鋒此番前來,只提了對侯靖川的不滿,卻對顧縣子只字未提。
他又如何不知道,御風司一定是想要私下里對這位縣子動手了。
對此他頗有些頭疼,說實在話,朝中大小官員,對御風司大多是厭惡的。
御風司承擔著監視官員的職責,遍布各地的御風司校尉如同皇帝的耳目,對官員的言行進行秘密監視和刺探。
官員們的日常行為、社交活動甚至私人言論都可能被上報,這讓官員們感到時刻被窺探,毫無隱私可言,行為受到極大束縛。
御風司直接聽命于皇帝,擁有巡察緝捕、審訊關押等特權,可不經正常司法程序行事,權力缺乏有效制約。
他們常利用職權制造冤假錯案,官員們稍有不慎就可能被羅織罪名,人人自危。
他們在朝堂上與其他官員爭權奪利,在地方上也干擾政務,驕橫跋扈,引發很多官員的不滿。
但是厭惡的源頭恰恰是恐懼,御風司的權力過大手段惡劣,沒人愿意主動去招惹。
他不認為一個剛剛封爵,領地只是一個小山村的縣子,能夠承受御風司這樣龐然大物的怒火。
至于吳藏鋒所說的懲辦侯縣里一事,他之所以委婉拒絕了,沒有給對方一點承諾。
一是因為他知道侯縣令確實是個好官。
更重要的是,跟隨侯縣令的文書一起送過來的,還有一封書信——帝師蘇文淵的信!
蘇先生在信里明確說了:御風司已然成了大乾的毒瘤。
一個已經死了的驕橫跋扈的御風司總旗,跟國之棟梁相比,死何足兮?
是的,蘇先生說的國之棟梁自然就是顧洲遠了。
蘇先生夸贊顧洲遠道:“彼之賢才之智,如星耀天。
所出之策、所造之物,皆能解國之難題,濟民之困苦。
于國而言,可強兵富國;于民而言,能安居樂業。
實乃經世致用之才,其德其能,皆為世人所贊,當為朝廷重用,以興邦國。”
這般贊譽出自蘇先生之口,足以可見他對顧洲遠的看重。
一個是國之瑰寶,一方是蛀蟲毒瘤,蘇先生的態度很是明確——死保顧縣子!
正思索間,便聽到門子來報,說是大同縣子前來拜會。
他忙讓門子把人請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