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可以親親嗎”
“只有拳頭親你的腦袋這個選項。”
波奇又嘟起了嘴,繼續嗦起了面。
“吸溜唔但是沒什么想買的禮物啊就算買最新泳裝阿水你又不愿意看唔吸溜真是的阿水你自己說不怎么看重錢,為什么卻老是用這些物質上的東西來獎勵別人家呢。”
淺間聽言一時語塞。
倒不至于臉紅,但波奇確確實實說到了點子上,他除了經濟上的支持,還能給什么呢
口頭或精神上的支持
給她們缺少的東西嗎
獨立、尊嚴、理想這些并不是他能給的,最終還是得她們自己找到。
自己的知識儲備也不值錢。
還是給少女們想要,他卻給不起的東西
“也是,那我還是獎勵你試卷吧,爭取明年考進東大醫學部。”
“我要考那么好干嘛啊請務必把獎勵給我換回來”
“等下你來洗碗,我去洗澡去了。”
淺間站起來,收拾換洗衣服進了衛生間。
“喂阿水,你在用洗澡遁嗎”
洗澡的時候,
淺間也反思著自己問題出在了哪里。
阿德勒在自卑與超越里提過在家庭關系里,父親并不應該讓自己的付出看起來像施舍,而其他人像在乞求。
年齡和見識的差距讓他產生了傲慢,父親的作態,讓他的很多行為看起來,和無端的施舍一樣讓人惡心。
你要警惕自己內心泛濫的愛,孤獨的人總會迫不及待地向與他邂逅的人伸出自己的手。
她們其實拯救了自己的孤獨,不是嗎
有人陪伴的寓所,
有人暢聊的理想,
有人傾慕的日常,
有人感同深受的不堪
友情框得住這些東西么
多少哲人選擇了遠離,赫拉克利特據說一輩子形單影只,不交半友。
斯賓諾莎、笛卡爾、萊布尼茨三大理性學者一生樹敵,終身未娶。
但是自己的理想,并不是哲人王。他正試圖找到解決的方案。
正如他對二見所說,他愛的是二見月海,而不是漂亮女孩二見月海。
和他愛知識、愛安靜、愛教員沒有什么區別。
尼采說女人的身體里天生隱藏著一個奴隸和一個暴君。
他不想當奴隸主,也不想被奴役,那就只能去掉她們的女人屬性,變成人吧。
煩惱著煩惱著,淺間的思維又進入了公孫龍白馬非馬的邏輯辯證中,又聯想到自己連大邏輯小邏輯都沒讀透,讀其他哲學著作實在是貪多嚼不爛,以至于根本無法指導自己解決現實生活中的難題。
波奇的聲音從外面傳進來。
“阿水你是暈倒在浴室了嗎沒事你吱一聲”
“你快睡吧,我馬上出來。”
出浴室時,波奇正靠在床前,戴著眼鏡看著書。
淺間曬了衣服,又提醒波奇打開她床頭的燈,便關了其他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