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琳則建議建造一座多功能的高塔,集觀景、餐飲、娛樂等功能于一體,在城市的天際線中脫穎而出。
然而,每個想法都有其獨特的優點,也存在著不容忽視的缺點。
李悅的方案的藝術中心拋開成本不談,運營難度非常大,畢竟一個藝術中心很難吸引別人從外地趕來打卡。
除非有持續的重磅ip內容來這展出,但矛盾點也就是在這里,大的ip藝術展,不會選擇這種沒多少人的地方;
而提議的高塔也有一定挑戰,而且可能會受到地基限制和環保等多方面的限制。
還有就是近年來人們對高樓大廈的祛魅,這種摩天大樓在大夏實在不是什么稀罕玩意兒。
一時間,眾人陷入了僵局,雖然都渴望找到一個完美的方案,但似乎還需要更多的靈感和思考。
張超和梁小胖安靜地聽著,眼神中滿是思索,他們知道,要打造出一個真正能讓新城騰飛的地標,絕非易事。
他們腦海中回憶起國內各大城市的地標建筑。
京城的紫極城,魔都的明珠電視塔,粵省廣城的小蠻腰,南城的夫子廟,長安的大雁塔,薩城的布拉宮……
可這新城,該造什么呢?
會議室內的氣氛逐漸變得有些沉悶,大家都在為如何確定這個至關重要的地標建筑而絞盡腦汁。
周明輕輕敲打著桌面,打破了這略顯壓抑的寧靜。
他抬起頭,目光掃過每一個人,緩緩說道:“大家的想法都很有價值,雖然每個方案都有難點,但這也說明咱們考慮得更加全面了。
咱們不妨再從新城的定位和長遠發展來深入探討一下。”
眾人聽后也是紛紛點頭。
王浩托著下巴,思索片刻后說:“要不咱們先梳理一下新城的想要什么,看看能不能從中找到一些獨特的元素融入到地標建筑里。
周明眼睛一亮,接過話茬:“這個思路不錯!我們根據我們的實際定位和需要,反推我們的地標建筑。
我們新城需要的是全新的原住民,年輕人是首選。
所以我們的地標建筑必須能吸引到年輕人來拍照打卡,從而能來到新城,喜歡新城,留在新城。”
對于周明提出的這一點,眾人都是紛紛點頭表示同意和認可。
張超默默的記下這個這個地標建筑的要求。
1、要能出片,能吸引人們前來拍照打卡,特別是要符合年輕人的喜愛。
2、要具備可運營性,得考慮成本和收益。地標建筑建成后,怎么通過它實現盈利。
3、要有可持續性,要能持續吸引人們前來,而不是一錘子買賣,來一次就不想來了。
4、要有一定壁壘,不能輕易被其他地方模仿,變成嚴重的同質化景區。
5、要有前瞻性,建成后,起碼十年內要不過時,不落伍。
這些條件列出來后,張超覺得,這還是非常難的。
事實也確實如此,四個負責人都是再度陷入沉默顯然,也在思考著如何建設這么一個地標建筑。
這時一旁的梁小胖皺眉說道:“超哥,要不咱們問問吳總吧,我覺得新城的瑣事他可能不愿意參與,但這種地標性建筑的建設,我們還是應該問問他的意見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