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得剛是一個重禮貌和細節的人,尤其對先生不敬是他心頭的一個觸點。
而回想剛才聊天,臉皮微微抽搐。
當時似乎沒有什么不合適,可一想一個尷尬。
聊到興頭上,忽然郭汾楊跑過來,之后又大喊大叫,多給他丟面子。
差點臉沒給臊紅。
得虧師哥幫忙說了句話。
“可能真是讓先生生氣了,要不然不會走那么快,吃完飯才多久?”
郭得剛想明白后,內心咯噔一下。
越想越覺得這樣,先生走得明顯急促了幾分,說不生氣或者其他根本不可能。
陡然轉頭看向自己小兒子。
換做其他人,早罵了起來,把他給尷尬了好一陣不說,還可能因為沒禮貌把先生惹生氣,不罵一個狗血噴頭不可能。
只是看著小兒子在那玩的可愛身影,怎么也舍不得。
郭啟林走了,他以后可全指望他,甚至傳宗接代也要靠他。
當然先生絕對不會跟一個孩子生氣,但絕對認為他郭得剛管教不嚴,或者對郭汾楊沒有一個好印象。
更主要他了解石付寬同樣喜歡郭啟林,要不然干嘛參加他的封箱。
到時候一對比,更加喜歡郭啟林,更幫他,那可完了。
怕的是這個。
兩個人誰也不想郭啟林發展起來,一發展準和他們搶市場。
奈何能怎么做?
郭汾楊已然給了一個不好印象。
“算了,走一步看一步吧,今天晚上的封箱重要,以后再和先生多聚聚。”
郭得剛搖搖頭,不去想了。
回去準備今天的封箱。
一下午的時間也快。
吃完晚飯后。
德蕓一幫人浩浩蕩蕩去向北展演出。
北展外面到處是人影。
郭啟林火熱,德蕓社卻更火熱,基礎和底蘊是怎么也消減不了的。
見如此情景,郭得剛較為開心,和孩子們有說有笑。
談論不少事情。
不過正開心著,忽然于遷來到了劇場。
看見他,郭得剛得過去,“師哥,您來了?今天晚上能好好說一晚上了,爭取往凌晨了演。”
年會提前舉辦的原因便為這。
走了不少演員,他們同樣要用時常來爭取口碑。
不過于遷突然開口,“有點事情得剛。”
“什么?”
“開箱的日子是元宵,那一天我師父正好有事情,可能開箱去不了。”
怕什么來什么。
本來高興的郭得剛,表情冷不丁一頓。
不僅他,王慧在旁邊聽見同樣如此。
看來下午孩子的事情,還是讓老先生心中有了對比,比起不聽話的小兒子,果然更喜歡郭啟林。
說是有事來不了,哪不清楚,可能會去參加大林那邊的東西。
聽說他們還要開辦第二個劇場,夠快的。
當年他拿下天橋樂后,也沒有這么快計劃弄第二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