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嚴綱獨臂拄槍,殘軀在燭影中搖晃,\"烏桓斥候昨日已在城西密林集結,蹋頓隨時可能卷土重來!\"帳內瞬間炸開爭論,有人疾呼分兵馳援,有人嘶吼死守待援,聲浪幾乎掀翻牛皮帳頂。
公孫瓚倚著立柱,指腹反復摩挲槍桿上的豁口。那是與蹋頓狼牙棒對撞時留下的裂痕,此刻觸感粗糙如砂紙。當爭吵聲達到頂點,他突然笑出聲來,笑聲震落梁上積塵,驚得眾將瞬間死寂。
\"諸君可知,\"他的聲音像是從胸腔最深處擠出,帶著鐵銹味的沙啞,\"昨日巡查城墻時,有個孩童塞給我半塊冷硬的麥餅?\"槍尖緩緩劃過輿圖上密密麻麻的敵軍標記,\"他說,'將軍吃飽了,才能殺光壞人'。\"
帳內靜得能聽見燭淚墜地的輕響。公孫瓚猛地挺直腰桿,鐵甲發出清脆的碰撞,槍桿重重杵地的聲響驚飛檐下寒鴉:\"我公孫瓚十五從軍,半生殺伐,原以為功名才是頂要緊的。可如今...\"他扯開衣襟,露出縱橫交錯的新舊傷疤,界橋的箭傷未愈,烏桓之戰的刀痕又添,\"這些傷痕告訴我,真正該守的從來不是城池——是這滿城百姓眼里的光!\"
\"將軍!\"副將紅著眼眶單膝跪地,\"末將愿率死士出城...\"
\"不必了。\"公孫瓚抬手打斷,“傳令下去,明日辰時,開城迎敵。\"他的目光掃過每一張年輕或滄桑的面孔,\"若我戰死城外,你們便死守城池。等袁紹來了,歸降吧,讓袁紹擋住烏桓入侵,但在此之前——\"槍刃突然直指蒼穹,映得眾人面容如血,\"我要讓天下人知道,公孫瓚的槍,就算折斷,也要插在幽州的土地上!\"
死寂的議事廳里,公孫瓚的誓言如重錘砸在眾將心頭。燭火在眾人泛紅的眼眶里明明滅滅,緊繃的沉默中,唯有遠處傳來的零星梆子聲,一下又一下敲打著眾人緊繃的神經。
“報——!”城門守將跌跌撞撞撲進帳內,鎖子甲嘩啦啦響成一片,“大...大小姐回來了!”
這句話如驚雷炸響。公孫瓚攥著長槍的手猛然一顫,槍尖在青磚地上劃出刺耳聲響。眾將齊刷刷轉頭望向門外,只見暮色裹挾著風雪卷進帳中,一道素白身影踏著滿地碎雪疾步而入。公孫氏蒼白的面容還凝著塞外的霜,玄甲上斑駁的血跡卻不知是敵是友。
公孫瓚渾身緊繃的筋骨陡然松懈,鐵槍“當啷”一聲斜倚立柱,染血的手指顫抖著搭上女兒肩頭。燭火在他眼底搖晃,將那簇希冀的光芒映得忽明忽暗:“柔兒,你師叔他...可曾派了援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