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微微點頭,又道:“哦,那諸位,此次咱們從函谷關撤退,諸位覺得怎樣做,才能在攻伐曹操一事上更有勝算呢?”
此時,郭圖上前一步,恭敬說道:“主公,此次函谷關撤退,雖有些許狼狽,但也讓我們看清了曹軍與西涼軍聯合的虛實。曹操與西涼軍雖結盟,但畢竟根基不同,利益訴求也不盡相同。我們可設法離間他們,分化其聯盟。比如,暗中散布謠言,制造曹操與馬超之間的矛盾,讓他們彼此猜忌,聯盟自破。待其內部混亂,我們再出兵攻打曹操,便可事半功倍。”
張合也附和道:“郭先生所言極是。此外,我們還需厲兵秣馬,加強自身實力。此次出征,我軍暴露出不少問題,訓練不足,糧草調配也多有不當之處。我們應利用這段時間,整頓兵馬,提升士兵戰力,優化糧草供應體系,確保下次出征萬無一失。”
文丑卻大聲說道:“依我看,直接出兵便是!上次在函谷關,我們雖未取勝,但也讓曹軍和西涼軍知道了我們的厲害。如今我們養精蓄銳,直接揮師南下,與曹操決一死戰,何必這般彎彎繞繞!”
高覽趕忙勸道:“文將軍,不可沖動。曹操勢力龐大,且占據地利,若貿然進攻,恐重蹈覆轍。還是應先做好萬全準備,再尋機而動。”
此時,沮授站了出來,向袁紹進諫道:“主公,常言道‘遠交近攻’,曹操勢力的崛起,感到驚慌的絕非只有我們。荊州劉表與曹操領地接壤,他又怎會不防備曹操呢?更何況,據密探傳來的消息,曹操內部實則并不安定。早些時候聽聞,曹操與呂布之間矛盾頗深。自攻下徐州后,呂布妄圖占據徐州作為自己的基業,卻遭到曹操拒絕,雙方為此鬧得很不愉快。如今呂布盤踞在下邳、小沛之地。
我們不妨兵分兩路派遣使節。一路前往荊州拜見劉表,向他陳明當前局勢的利弊。劉表此人,荊州世家眾多,他并無稱王稱霸的野心。否則,早在漢室衰微、董卓亂政之時,他便會率先起兵。由此足以證明,他不過是個守土自保之人。我們與荊州世家先行溝通,憑借主公您‘四世三公’的名望,荊襄世家必定樂于效命,有他們出言相勸,讓劉表知曉與我們合作的好處,他必定會協助我們出兵。
另一路使節則攜帶重金前往呂布處。呂布生性貪得無厭,且心思簡單。我們設法挑起他與曹操之間的爭端,施行離間之計。屆時,曹操內部必然紊亂。一旦曹操內部生亂,南面有劉表陳兵進攻,而我們再從北面出擊。曹操縱使有三頭六臂,雙拳也難敵四手,必定難以抵抗。”
逢紀聽后,出言質疑道:“話雖如此,可曹操如今已與長安結盟,長安方面豈會坐視不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