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解的東西,就是貴族的穿搭文化。什么是貴族文化?其實就是階級文化。那什么是階級文化呢?就是被人伺候和伺候人的文化。這里面有一個供需關系,在地球上現代社會之中,很多衣服上的花紋,已經是工廠里機器的產物,但是在古老的時代中,這些花紋都是貴族的特權。我們來說最精致的工藝,絲綢工藝中有一種名為緙絲的工藝,即便到了現代依舊沒有任何企業研發緙絲技藝的機器,因為沒有多大收益,原因就是緙絲工藝的價格,一平方米的緙絲布料的價格在數千元,一匹布就要上萬,一個緙絲的小團扇的價格800-1500,團扇就是那種稍微比人臉大一點的小扇子。
現代都這么貴,古代得貴到什么程度?緙絲是龍袍專用的技術,龍袍上的所有圖案都不是繡上去的,而是緙絲工藝。刺繡工藝是在沒有圖案的布上繡出來圖案,雖然也是非常精巧,但摸上去凹凸不平。而緙絲是織布織出來的圖案,布上面自帶圖案,這就造成了兩種工藝之間的巨大價格差距,當然最好的繡品價格也不低就是了。那么最好的繡品和緙絲之間的相同之處是什么呢?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產量極低。
一個頂級的緙絲女工,一天織不出來幾尺布,而一般的織布機一天熟練工能織布幾匹,這是數十倍的差距。頂級的繡品,比如說用刺繡還原清明上河圖,那得是數十名繡工日積月累大半年才能完成的工作量。而更累更消耗時間的是在這些工藝前的設計階段,所以這些東西在工業沒有出現之前,沒有刺繡用的機器和緙絲機器之前,這些東西的價格永遠下不來。而在物產不豐富的古代,這些東西理所當然是貴族和豪商的消費品。
所以什么是貴族文化?其實就是把任何一種和貴族相關的物件,在工藝上復雜化的文化。衣食住行都要復雜化,再說一個超經典的例子,在很多日本番劇里面,會出現一種特殊的發型代表貴族大小姐,這種發型被我們親切的稱為鉆頭發型,就是一頭秀發弄的全是巨大的波浪卷的發型。為什么這個發型可以代表貴族,很簡單,如果誰有這個發量,或者認識有這樣發量的朋友,帶她去理發店,要理發師做一個鉆頭發型,你看你花多少錢?發廊老板怕不是要打死你!不然也能哭出來。
以現代機械化的熨燙頭發的技術,這種發型的熨燙都非常困難,然而在古代,一些貴族大小姐的確頂著這樣的發型生活,她每天打理這個發型的時間就要以小時來計算。大小姐會親自打理發型嗎?而且鉆頭發型它就不是能自己打理的發型,也就是說侍女要為大小姐花上一個多小時打理頭發,就一個發型每天浪費數位侍女一個多小時的時間,這就是貴族!
還有我們現在看到的很多種非常復雜的衣物的花邊,現在都有機器做,所以很簡單,但是古代那就是貴族專用,比如說洛麗塔風格,那在古代就是貴族風格。那一身上下全是花邊,在古時候做出來這么一套衣裙,裁縫得忙活個十天半個月,一年下來也做不了幾套。
而這些貴族風格的東西,就是貴族的生活支出,同時也帶動了貴族周邊的手工業者的收入。我們國家的老字號店鋪在后來的浩劫之中基本上都沒了,而歐洲那些上百年的服裝品牌,他們的祖先,百分之八十都是貴族的裁縫,還有那些歐洲第一代時尚業的先驅,往上數幾代也都是貴族的裁縫。
一切東西透過現象看本質之后,也沒有那么復雜,有了最根本的理論之后,剩下的就是一些細節。
“花紋的選擇,我們可以看自然之中的各種花朵,自然是最神奇的造物主,是創世神的恩澤,一切的美都可以在自然之中找到。”
“紋理的處理可以更復雜,這些邊角可以加入復雜的花邊,葉片和花朵的形狀,甚至可以是山川于河流。秀雅有秀雅的美,壯麗也有她更加雄渾的美感。當然作為女性,很少可以駕馭得住那種壯美的風格。”
“配色才是最重要的,配色同樣選自自然,任何違背自然的配色都會顯得難看。而我們人類本身對于自然有著敬畏和恐懼,比如說毒,自然之中很多帶有劇毒的物種,他們的配色都非常非常鮮艷,所以太過于鮮艷的顏色搭配會讓人感到不適,那是源質我們靈魂的厭惡,過于鮮艷是有毒的。”
博文對于這些東西的理論一套一套的,別說這里的都是一幫小姑娘,就是這個世界最厲害的服裝大師過來,博文照樣給他在理論上拍趴下,因為博文自己家的御用裁縫已經都被博文教做人,他們已經是世界一流的裁縫。并且在博文的提點之下,這些裁縫開始了對于美學的探討,博文允許他們這么做。
一番交流下來,這群妹子已經基本上把博文當做神來崇拜了,什么神呢?服裝與美之神,博文就是把她們變得更漂亮的神明,在這方面可以比肩創世神,在美面前,創世神也得一邊待著去。這個圈子最開始嘰嘰喳喳,然后沒有半個小時,就只剩下博文一個人說,然后妹子們乖乖的聽講。這一神奇的畫面把準備看熱鬧的男孩子們都給鎮住了,一些男生也跑過來聽,然后也覺得博文說的有道理,有興趣的也加入了聽講的團隊里。
一場宴會,最后被博文變成了一場美學講座,這也是沒誰了。博文自己講的也非常爽,當你說出來的東西,能讓別人對你感到信服和崇拜的時候,那種成就感爽的一比。這就是為什么有的人沒什么能耐,但是他就是喜歡吹牛逼,只要沒被戳穿,就可以獲得這種成就感,真的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