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環這邊的折子一上去,正興帝這邊就讓著江南巡撫裴璟先進行核查,就是按察使司也直接參與了調查。
當然都察院這邊的巡按御史也直接參與了進來,這是為了保證地方官員瀆職。
賈環這邊自是要回避的,畢竟他自己就是那個上書彈劾的人。
除了這些人之外,就是兩江總督趙羽軒這邊也接到了正興帝調查命令,不過他這邊則是暗查。
巡撫裴璟也正缺著將功贖罪的機會呢,所以對于這些手下的官員人等倒是也不再講究著什么情面。
因著賈環這邊所收集到的證據確鑿,所以賈環給著巡撫這邊提交了證據之后,他們根本也不費著什么工夫來查詢。
不出小半個月的時間,江南知州到知縣等大小官員的罪證也都已經查實了,就是兩江總督趙羽軒這邊暗查的結果也是一樣的。
案子查實之后,巡撫裴璟也直接一五一十地上奏給了正興帝,正興帝也著三司部門再度審核無誤后,也著刑部擬定了罪名。
這些知州和知縣人等貪贓枉法的事情相較于前任布政使劉筠溢而言,還是較小的。
所以基本上定下來的都是流放、抄家,革職等罪名,沒有殺頭的,賈環這邊因為彈劾有功,也受到了褒獎。
正興帝也賞賜了他一個通奉大夫的散官(從二品),這個在賈環這兒其實也就是個榮譽稱號而已,倒是也沒有什么用處。
不是正興帝這邊不給他升官,只是如今賈環晉升的速度到底有些太快了,而且人又年輕。
所以正興帝還是想著多留他在地方再歷練一番,改革商稅和土地兼并的問題正興帝這邊也讓賈環繼續負責辦理著。
經過了這一番之后,好些在地方候補的官員也終于等到了任職的機會,他們倒是挺感謝著賈環的。
這些候補的官員只要是沒做事的話,那是一點兒補貼都沒有的,所以這些人也才等著職位好來養活一家老小。
不過舉人這邊則是每月都能從官府那兒領到一定的銀兩過活的,所以也才有“金舉人、銀進士”的說法。
舉人可以直接在本地方直接任職縣丞一類的官員,他們也還有田地等供養著,吃喝自是不愁的。
而進士則是需要跑到他鄉去候補,而且候補的過程中也是完全沒有俸祿可拿的。
只是坐著代理的時候,偶爾被上官尋來辦事兒,才有著些銀子可拿。
這般離家又遠,又不能及時有著銀錢來供養著自己的生活,這個可就實在太難了。
不過一般來說,這些候補的官員到底是餓不死的,有些時候,一些鄉紳地主也會接濟著他們一些銀錢等物過活。
除了這些之外,他們也能夠通過教書或者做其他的一些事情來獲得一些生活所需的銀錢,只是過得不大體面而已。
待那些地方官員人等的處理結束之后,賈環也讓人將著一應的稅務問題等都處理妥當了,該補齊的稅額也叫著地方官員補齊了。
近些時候,賈環也開始著手于商稅和土地兼并等事情。
這日,下了衙署之后,賈環也讓人叫著章生到了南大廳這邊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