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他們原本壟斷市場的地位也隨著發生了變化,因為質量比不上外來的,從而直接沒有了競爭力。
他們倒是想著勾結著地方官府這邊繼續打壓著外來客商。
不過因為賈環這邊仍舊在嚴查著這些事情,所以地方官府人等也是不敢觸犯的。
見著地方官府這邊行不大通,好些大商賈人等也借著宗族勢力讓京城里邊的一些大官彈劾著賈環。
不過好在那些彈劾的奏章等物,正興帝這邊的處理方式都是留中不發。
正興帝也知道賈環這一番改革定會觸及一部分人員的利益。
不過為了大周的稅收,他自是要為著賈環這邊保駕護航的。
賈環這般臣子倒也是忠心不二的,從以前到現在也為了大周朝立下了赫赫戰功。
甚至還幫著他這邊處理了許多重大事情,如今又被他派往了江南處理稅務之事。
賈環到底是能夠干實事的那一批臣子,可比為一己私利彈劾他的人強得太多。
而且江南的稅收,也是大周朝的經濟命脈,所以正興帝自是不得不保護賈環。
正興帝這邊不僅將那些彈劾賈環干擾地方政務的奏章留中,甚至還給賈環明面上做了褒獎。
見到正興帝是如此一番態度之后,那些彈劾賈環的官員也只能作罷。
當然他們本身也是有著問題的,若是惹得正興帝不悅,興許正興帝這邊還會讓人尋著他們的不是。
而且賈環在江南動著商稅倒也只算是動到他們一些利益而已,也不算是根本的利益,所以也沒有必要大動干戈。
其實他們所上的折子也只是希望正興帝這邊能夠將著賈環調離江南,至于其他的事情倒是沒有任何把柄。
畢竟賈環自己本身就極為潔身自好,而且他還有自己的生意,根本就不需要貪錢,所以那些人基本上拿不到賈環的把柄。
更何況那些彈劾賈環的人也自是要掂量著賈環的勢力。
賈環是國公勛貴,皇親國戚,更是清流出身,還是大功之人。
而且若是政治核心圈子的人,自然也知道賈環是正興帝和梁王這邊的人。
對于朝堂上一些彈劾賈環的言論,梁王這邊甚至也還親自出面回應了。
賈環在明面上是梁王舉薦的,若是賈環干得不好,那梁王這邊也有著舉薦的過錯,所以梁王也自是得維護著賈環。
那些要彈劾賈環之人見著就連梁王也出來為賈環站臺,自然更是選擇直接息事寧人了。
畢竟這位可是未來的君王,若是惹惱了他,等著梁王繼位,穿小鞋的事情自是少不了的。
陸銘義也把京城里的消息傳送給了賈環,并提醒著賈環小心行事。
對于這些背后彈劾自己的人,賈環也讓人對他們的家族勢力背景做了調查,為的是以防萬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