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妞,”姜三爺很是顧慮地說,”我給你出了難題吧?”
”我擔心不好出手,”初寒妞面露難色道,”市場基本飽和,好在他們上的是農家肥,還算有點競爭力,但該買的都買了,銷量肯定不會好?”
沉默的方俊娟,打破僵局說,”寒妞,我有個大膽想法,咱可以全部收下這批白菜,價格上肯定能砍下一塊,估摸也就兩毛錢一斤。”
”能有幾萬斤,”初寒妞自語道,”我們全部收了,不會是我們再去賣吧?”
方俊娟點頭。
”可是,現在市場上才賣四毛一斤,”初寒妞合計著說,”去掉損耗,也就一毛錢的利潤,怕是要砸到手里,白忙活吧?”
”方姑娘,”姜三爺也說,”寒妞說的在理,咱能幫則幫,可不要為了幫人而把自己幫賠了?”
”三爺,一會兒我跟寒妞商議后再給他們信了。”話畢,方俊娟把初寒妞拉到一邊,二人嘀咕著。
又回到姜三爺前,初寒妞說,”三爺,帶我們去看看菜吧!”
來到那幾個種植戶家,看了上堆儲存的白菜,問了些種菜和管理方面的細節,他們打保票說,種的菜均未上化肥,原因是化肥太貴,不值當上,而且對于初寒妞給出的價格表示認同,并保證負責運輸到后山村。
在回后山村途中,方俊娟說,”我在飯店打工期間,常去泡菜廠上貨,他們對白菜的需求量很大,常常高價采購,白菜品質越好,賣價越貴,一般都在一塊以上購入,有時還會買不到好菜。
三萬斤也就六千塊,初寒妞聽信方俊娟的建議道,”那我就賭一把,也就幾個月的儲存,轉手一賣,起碼能翻幾倍。”
一天后白菜陸續運到后山村,存放在一個臨時搭設的大棚內,雇人三天一倒垛,以避免內部發熱,出現爛菜現象。
剛到十一月,就有幾家泡菜廠到村里來采購,但由于價格問題,初寒妞未予出售。這菜她也嘗吃過,口感發甜,確實不同于化肥菜。
隨著時間的推移,菜價由六毛升到八毛,直至漲到一塊,初寒妞留下五千斤,出售近兩萬五千斤,獲利可觀,刨去成本及管理費用,凈賺一萬五,還白撿五千斤菜。
初寒妞在家做了幾個菜,以慶祝聯手合作成功:”方姐,要不是你給我打氣,我真的不敢接,我們掙錢了,咱就二一添作五,一家一半平分?”
方俊娟:”我不過提個建議,做決定的是你,我不能要,何況張羅搭設存放大棚,雇人管理和菜款都是你出的,我吃頓飯就行了。”
初寒妞:”我哪好獨吞,這樣吧,你進言有功,理應獎勵,給你拿五千,我留一萬,有錢大家賺,不要再推辭,就這么定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