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可以去看呀,”莊上有坦然道,”我們都是成年人,無非搭上點路費當旅游了,我在等對方回信。”
”老公真行,”溫淑芬夸贊道,”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吶,我連考好幾年都不過,你一考即過,我簡直無地自容死了……”
講到這兒,陳姨說:”就這樣,我妹妹兩口子去了北京,并應聘一家監理公司,沒干兩年,我妹夫就在一個項目上擔任總監,我妹妹一直沒考上國證,我就說一個人命運難以想象,怎么的也不會想到我妹夫會做監理這行。”
”你妹夫是學霸啊,”初寒妞也稱贊道。
”算是吧,”溫阿姨說,”在單位上班時他就是技術科科長,對知識的攝取能力很強,經過一年的韜光養晦,一舉成名,可謂臥薪嘗膽,連我妹妹都低估了他的潛力,還說他大不了就能過一科,實際見證,他屬于厚積薄發那種類型,再看我妹妹,直到今天也沒考下國證。”
”我也挺愿意學習的,”初寒妞傷感地說,”可是家境太不好了,靠知識改變命運這條路怕是走不通了。”
”寒妞,我給你講這個故事,是激勵你對未來要有信心,”溫阿姨說,”東方不亮西方亮,你看你做直播帶貨就挺好,誰都是為了碎銀幾兩,接受高等教育,畢業了還得去就業,能掙到錢就是道理,這次你替我帶貨,我也不會白用你,這叫共贏。”
雖然被初寒妞拒絕,溫阿姨仍堅持她的想法,作為直播帶貨也是一種服務,應該是有償的,如果委托其他人做推銷,也一樣是有費用的,這樣才公平,就像做買賣,她們之間也應視同為兩個商家在做生意。
在溫阿姨家的大棚待了好一會兒,初寒妞做了視頻錄制,在這個季節,她家的菜正好彌補了斷檔的空缺,”溫阿姨,明天我就來你家大棚做直播,今晚我也會跟幾個客戶先聯系下,如果他們能接收,我就不用再做直播了?”
”我全權交給你了,”溫阿姨爽快地說,”賣多賣少,我都不怪你,再怎么的也賠不上,這樣一茬接一茬,全年收益也挺可觀的。”
在初寒妞心里有幾個大賣家,一個大棚的菜很快就能消化掉,如果再留些在鎮里菜店出售,一走一過就折騰出去,因此初寒妞很慎重,盡量不用直播推銷這一環節。
晚上初寒妞帶爺爺和牟奶奶去溫家吃飯,飯間溫阿姨妹溫淑芬說了她也要扣大棚種菜的想法,還要像她姐那樣,等菜下來了請初寒妞幫著代賣。
翌日早,初寒妞通知韋勝過來上菜,她會用車給送到菜店,先保證他有菜賣。
還有一個客戶,她也要照顧到,她就是魏翠英,她有話,下來什么菜要先知會她一聲,初寒妞不能不言語。
”魏姨,村里有個大棚下菜,你們機關食堂想要點嗎?”初寒妞打電話詢問。
”這陣菜挺貴的,”魏翠英說,”我去看看都什么菜?”
”那你趕緊過來吧,”初寒妞補上一句道,”等你選購完了,我再聯系超市進貨。”
等菜店和魏翠英來村上走一些菜,大棚里就剩一半的菜,當通知超市進菜經理常在州時,還沒看菜,就一口全包下。
如是,溫阿姨的大棚菜全部賣掉,拿到錢的一瞬間,幸福的微笑蕩漾在臉上。初寒妞也收到了傭金。
在幾乎未做推介的情形下,一個大棚的有機菜就售出去了,鎮里的菜店有售,初寒妞在直播時做了通知,有需求者可自行前往購買。
節氣造化人,溫阿姨的大棚菜賣了好價錢,更增添溫淑芬要投資大棚的決心,而且她也會客居后山村,現在她丈夫已在陽濱市一家單位入職,按他的說法——落葉歸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