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半個月,后山村又新增有機蔬菜大棚十座,就連白紫云也扣了兩座,但初寒妞沒有心動,她要積累資本,減少投資支出。
賀老倔媳婦金水仙來初寒妞家,邀請她家二老一少晚上過去吃飯,說是賀老倔的意思,初寒妞知道可能有事商議,她不能回絕。
晚上到了賀家,賴嘉軒早到,趁著飯前空檔,賀老倔說,”寒妞,你賴叔的大棚該收割了,你幫著給賣賣?”
”賴叔,你也太見外了,”初寒妞半帶責怪地說,”咱都一個村住著,不就賣菜嗎,你跟我說就行,我又不會不管?”
”我……不好意思開口,”賴嘉軒說,”你一天那么忙,我有點為難找你,老倔看到我為難,他就主動提出找你幫忙。”
十幾天前,那個鎮里來村住的溫阿姨,她家的大棚菜就是我忙著賣出去的,”初寒妞痛快地說,”這陣大棚菜不多,有機的幾乎沒有,我在鎮里的菜店可賣一些,再找幾個大戶,就給消化了,好賣著呢!”
正如初寒妞預言的那樣,賴嘉軒的一個大棚菜,不到一天就售賣一空,初寒妞留了三分之給菜店零售,不然韋勝沒事做。
就有機菜而言,后山村的大棚菜有了點名氣,預購預定占比較大,順帶把東溝村和尖嘴屯的有機大棚菜也代售出去,基本形成一個售賣鏈,村民從初寒妞的直播帶貨上大大受益。
馬上到十二月末,本地菜很少在市面見到,而后山村、東溝村和尖嘴屯三地的大棚有機菜,一些商家提前聯絡初寒妞,商洽供菜一事,她的電話從早到晚沒有停過。
以現有規模,稱其為有機蔬菜基地一點不言過其實,的確,五十多座大棚生產有機菜,全年生產總量不可小覷,但供應臨近市鎮需求還略顯單薄,故初寒妞還不敢以基地定義。
再有半個月,后山村結合體的大棚菜開園,有一多半被預購預定出去,定金也都打了過來,需要初寒妞做推銷的是剩余部分。
因為處于冬季,這批菜不做外銷,至于購者買回去如何外運,和結合體無關,故而不承擔運輸損耗的風險。
恰逢春節在即,旺順鎮和陽濱市兩地成為購買剩余不足一半的蔬菜主力,一經初寒妞直播發布開園信息,等于是有棚沒菜了。
由于需求量的激增,原來初寒妞與東溝村和尖嘴屯有聯銷框架意向,那兩地的菜也調了過來,因為和后山村是一個品質,出現暢銷的局面。
”寒妞,”葉秋收到菜款高興地說,”種大棚有機菜是賺錢,全面幾茬菜的收益合計起來,比種大田要增值很多,要想富就種有機菜,價高好賣,收效不菲啊!”
見初寒妞抿嘴笑卻不語,葉秋又說,”有件事我很納悶,你現在手頭也有點錢了,要說再投幾個大棚,你的財力綽綽有余,為什么你就經營兩個而不擴充呢?”
”作家思路就是活躍,”初寒妞終于開口說話道,”我有我的想法,你想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