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在送往醫院的途中,小男孩還是咽下了最后一口氣。
初寒妞看著軒逸凡悲痛的樣子,心中也滿是哀傷。她緊緊握住軒逸凡的手,說:“他是個善良的孩子,雖然他走了,但他在這寺廟里留下的溫暖和愛,會一直存在的。”
軒逸凡抬起頭,看著初寒妞,哽咽著說:“是的,他就像一顆流星,雖然短暫,但卻照亮了我們的生活。我們會永遠記住他的。”
軒逸凡嘆了一聲又說:“每當我站在妙音寺的山門前,望著那朱紅色的大門,心中滿是惆悵,看著來進香的香客,也總是會想起那個曾經寄宿在這妙音寺的小男孩。”
眾人仿佛聽到寺廟里的鐘聲突然響起,那悠長的鐘聲在山谷間回蕩,仿佛是在為小男孩祈福,又仿佛是在訴說著這個令人痛心的故事。
鋪好被,初寒妞、茂鑫緣和蔡宜菲擠在溫暖的被窩里,眼睛亮晶晶地看著軒逸凡。石英鐘的滴答聲在寂靜的屋里格外清晰,宛若在為即將講述的故事打著節拍。
“逸凡姐,再講一個寺廟里的故事嘛。”茂鑫緣撒嬌地央求著。
軒逸凡清了清嗓子,開始講述。
“小男孩死后,大伙把他埋在了寺廟的后山坡,還立了一塊墓碑,上面刻著‘寺童之冢’。”
軒逸凡頓了頓,看了一眼聽得入神的三個女孩,繼續說道:“那以后,有尼姑去后山采野菜的時候,總會到寺童之冢那里。有時候會獻上一束野花,那些野花是尼姑在山間小路上采的,五顏六色的,有淡雅的雛菊,還有帶著晨露的紫丁香。有時候會放上一點自己做的點心,像軟糯的紅豆糕之類的。在冢的側面有個洞,有一天,從里面鉆出了一只金色皮毛的狐貍。那狐貍的毛在陽光下閃爍著金色的光芒,就像被陽光浸染過一樣。它看到尼姑后,居然像人一樣作揖。”
“啊,這狐貍好神奇。”茂鑫緣忍不住插嘴道。
“是啊,更神奇的還在后面呢。有一天,這只狐貍跑到了寺內。寺里的尼姑們看到它,并沒有傷害它的意思。尼姑們覺得這狐貍出現得蹊蹺,又和小男孩的冢離得那么近,也許是一種緣分。于是,大家經常喂它吃的,有齋飯里的饅頭,還有煮得軟爛的蔬菜。這狐貍也很有靈性,它開始幫寺廟抓耗子。它抓耗子的本事可大了,平均一天能抓兩只呢。那些耗子總是在寺廟的倉庫里偷糧食,啃咬經書,狐貍來了之后,這種情況就少多了。后來,它就干脆住在寺內了。大家都把它當做小男孩轉世,覺得小男孩變成了狐貍又回到了寺廟,守護著我們的家。”
“那這只狐貍后來有沒有做什么特別的事呢?”蔡宜菲好奇地問。
軒逸凡想了想,說:“有一次,寺廟里來了一個盜賊。那是個夜晚,月黑風高的。盜賊悄悄地翻墻進了寺廟,想要偷走寺廟里的香油錢。就在他剛靠近放香油錢的箱子時,那只狐貍突然出現了。它渾身的毛都炸了起來,在黑暗中看起來就像一團燃燒的金色火焰。它沖著盜賊發出低低的吼聲,那聲音在寂靜的寺廟里回蕩,格外陰森。盜賊被嚇得癱倒在地,還以為是什么神靈顯靈了。狐貍就守在那里,直到尼姑門趕來。”
蔡宜菲插話說:“該不是這只狐貍真就是小男孩轉世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