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大來看到晉小梅在看標簽,走過來解釋說:“小妹,雖然前期檢測都沒問題,但還是貼上標簽比較保險,萬一有什么品質問題,也能追溯到貨主。”
晉小梅點頭稱贊:“韓村長,你考慮得很周全,這也體現了村里對待這件事的認真態度,看到今天這場景,我心里也很高興。”
幾個小時,一輛輛卡車逐漸裝滿了南瓜。司機們檢查好貨物后,準備出發。
韓大來對著司機們喊道:“師傅們,路上小心啊,這可是我們村的寶貝,要安全送到目的地啊。”
司機們紛紛點頭,然后發動了汽車。卡車緩緩駛出村子,那震天的鑼鼓聲和歡快的嗩吶聲,仿佛是在為它們送行。
村民們站在村頭,一直看著車隊消失在視線中才漸漸散去。
回到村里,韓大來對晉小梅說:“小梅,接下來咱村打算擴大南瓜的種植面積,你看可以嗎?”
晉小梅思考了一下說:“韓村長,應該可以,不過在擴大種植面積之前,還是要做好市場調查,做到以銷定產。”
韓大來認真地聽著晉小梅的建議,他說:“你說得很對,先看看銷售情況吧,過度種植,造成積壓就不好了。
離開老嶺村,回到旺順鎮,晉小梅先去了公司跟初寒妞做了匯報,還轉達韓村長要把紅薯和花生納入銷售的請求一并也說了。
初寒妞:“幫人幫到底,我自己就是農民,咱農民不幫咱農民幫誰,我原則同意,關鍵是品質,再就是要符合有機種植的要求。”
晉小梅:“我們村種東西都上農家肥,不然不會有貝貝南瓜主產區的叫法,市場開放,種的多了,銷路又成問題。”
初寒妞:“我也看了日銷售統計表,老嶺村的貝貝南瓜還是挺好賣的,既然咱成立賣場,就是賣貨,好貨咱不賣,賣啥,你把咱公司種植指南發給村里,讓村民對照執行。”
……
又到吃午飯時間,鄧奶奶打電話叫初寒妞到二老翁養生小廚吃黃瓜餡餃子,一個人去吃沒意思,她喊上晉小輝同去。
二人碰面,走著去飯店,路過一家小飯館門口,圍了一群人,她們正好走到近前,聽到有個女青年說:“我干了四天,你說不符合要求就不用了,一分錢不給我,我這幾天也干活了,憑什么不給工錢。”
一個老板模樣的男子說:“咱說好試用五天,你不符合要求,不夠勤快,我不用你有毛病嗎?”
女青年:“你可以不用我,但我這幾天也不能白干呀,你當初也沒說不合格不給工錢?”
那個男子:“我這飯館就是這個規矩,不合格,就不給工錢,白干!”
有個老大爺說:“老板,這個姑娘也在你這飯館干了四天,也當一個人使喚,怎么的也得給點辛苦費,不能讓人家白干呀!”
那個男子:“飯館是我開的,我說給就給,說不給就不給,誰說啥也沒用!”
站在人群后聽了一會兒,初寒妞不好多言,剛要走,身旁有個人低聲說:“這家飯館經常干這事,以招工為名,干個三四天就給打發了,還一分錢不給,缺德死了。”
聽那人那么說,初寒妞讓晉小梅把那個女青年叫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