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自建自供有機菜,作為新成立的莘河市葛根浩養老院,一時是不具備條件的,此間仍由初寒妞商貿公司提供,允許其有個過渡。
既然授權,名義上就是初寒妞商貿公司旗下的實體業,下屬企業有困難,總部理應協助解決。
一個月后葛根浩養老院開業,場面宏大,氣派非凡,儀式結束,邀請所有嘉賓,其中還贈送一張優惠卡,即持卡前來養老院入住可享受三個月的九折繳費優惠。
午間宴會上初寒妞也喝了酒,繆艷芳開車,散席后葛根浩安排養老院床位休息,約定午休后有要事相商。
不好馬上回旺順鎮,只好到養老院暫作休息,下午四點前,初寒妞與葛根浩會面。
葛根浩:“耽誤您回去了,是這樣的,不想單建大棚種有機菜,有意請您的有機蔬菜基地常年特許供菜,運費由我出,旺順鎮后山村到莘河市距離不過百十里,開車也快。”
初寒妞:“原來這事,又不是什么大事,剛才吃完飯你說一聲也就定下來,我還以為啥事呢。”
葛根浩:“我沒有精力管理大棚種植,就想著省點事,多支出一塊成本就多支出一塊,大不了砍掉一塊利潤。”
初寒妞:“那樣吧,這件事我來解決,我看你心思也不在這上面,幾個月后就可當地供菜,能節約一塊不菲成本,該省還得省。”
初寒妞坐在回旺順鎮的車上,腦海里不斷浮現出與葛根浩商談時提到的莘河市的情況。
那片廣袤的郊區土地,仿佛是一塊未經雕琢的璞玉,充滿了無限的潛力。初寒妞越想越覺得在莘河市建大棚是個絕佳的主意,那些即將拔地而起的大棚里,會種滿新鮮的有機蔬菜,不僅能滿足葛根浩養老院的供菜,還能帶動當地的菜農致富。
回到旺順鎮后,初寒妞立刻著手準備在莘河市建大棚的相關事宜。
她讓繆艷芳起草了一份關于包銷大棚有機菜的消息通告,內容詳細地寫著:“本公司現推出一項利民計劃,菜農可在莘河市郊區自建大棚,所產有機蔬菜全部由商貿公司包銷,此次接受大棚數量為二十座。”
這份通告一經發布,就像是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石子,在該市周邊地區引起了軒然大波。
莘河市郊區的村民們看到這個消息后,都炸開了鍋。許多村民都對這個項目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
在一個簡陋的農舍里,村民王大山正坐在破舊的木桌前,看著那張從商貿公司拿回來的通告傳單,眼中閃爍著希望的光芒。
他對妻子湘英說:“孩兒他媽,你看這個消息。這要是能包銷咱們種的菜,以后的日子可就有盼頭了。”
湘英有些擔憂地說:“這能是真的嗎?不會是騙人的吧?”
王大山撓撓頭:“我看這初寒妞商貿公司挺有名氣的,應該不會騙人,我想打電話問問。”
像王大山這樣的村民不在少數。初寒妞商貿公司的聯系電話幾乎被打爆了,負責接聽電話的小彭忙得不可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