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這里是初寒妞商貿公司。”
“喂,你好,我是莘河市的村民,我想問一下這個包銷大棚蔬菜的事兒,真的是只要我們種出來就能收嗎?”
“您好,是的,不過需要經過我們公司的審核確定。一旦確定,就會簽訂合同。之后按照我們的要求種植有機蔬菜,期間我們會提供種植技術指導,在收購前會做技術檢測,如果不符合含量要求,我們會拒絕接收的。”
另一邊,初寒妞也沒閑著。她和公司的團隊正在商討審核的標準。
“初總,我覺得首先要考察菜農的種植經驗,畢竟有機蔬菜的種植要求比較高。”公司的技術顧問老張說道。
初寒妞點點頭:“張工,你說得對。還有他們的土地條件也很重要,要確保能達到有機種植的標準。”
幾天后,初寒妞決定再去一趟莘河市。她帶著團隊來到了莘河市郊區,實地考察那些有意向的菜農的土地情況。
他們首先來到了王大山家的田地。王大山看到初寒妞親自來了,既緊張又興奮。
初寒妞看著這片土地,問道:“你這塊地之前有施過什么化肥嗎?”
王大山趕忙回答:“初總,之前施的都是農家肥,我知道有機蔬菜不能用那些化學肥料。”
初寒妞又問了一些關于種植計劃和水源的問題,王大山都一一作答。
接著,初寒妞他們又走訪了好幾家。每到一處,她都認真地考察、詢問。
回到公司后,初寒妞和團隊根據考察的情況開始篩選。那些符合條件的菜農接到了公司的通知,他們懷著激動的心情來到了初寒妞商貿公司簽訂合同。
王大山也在其中,他拿著筆,手微微顫抖著在合同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這不僅僅是一份合同,更是他和家人走向富裕生活的希望。
隨著合同的簽訂,莘河市郊區的二十座大棚開始動工建設。初寒妞商貿公司也按照約定,派遣技術人員前去指導菜農們種植有機蔬菜。
菜農不怕怎么種,種什么,而怕的是銷路,有了銷路,甩開膀子種好菜是一件不能再容易的事,多數村民種了幾十年的地,種菜也是輕車熟路。
當初寒妞向葛根浩通報,決定在莘河市郊區西青龍村建二十座大棚種植有機菜時,他幾乎驚呆了,居然初寒妞商貿公司一分錢不花,竟然號召村民自掏腰包扣了大棚。
效率之快,大大出乎葛根本的意料,這些大棚生產的有機菜將直供他的養老院,可以使他省點一大塊進菜成本,作為冠名授權公司沒有因為養老院只困坐視不管,而是從他的利益出發,把供菜之難題解決了。
不花錢也把事辦了,這就是經營策略的神奇力量,各取所需,合作雙贏,初寒妞把商道研究得出神入化,達到淋漓盡致的程度,令葛根浩嘆服不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