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曲折,是虧是賺,還切得有一番說法。
秦思洋見眾人聽進去,便道:“所以,我想到了一個方法解決大家的麻煩——聯合礦業。”
“聯合礦業具體來說,就是礦場的股份大家共同持有,然后各自在礦業經營上發揮所長。有挖礦技術的幫忙挖礦,有研究技術的幫忙煉礦,有運輸渠道的幫忙運輸,有售賣能力的幫忙出手。到了最后,一起分紅,實現共贏。”
“慢著,”這時,秦嬴光出聲打斷:“我們軍團都是大老粗,除了打仗一無是處。你上述說的合作,我們這些軍團一樣都做不到。”
“但軍團的日常訓練消耗、裝備更新、道具儲備,決定了軍團就是礦產資源的需求大戶。你們不需要做什么,存在就是貢獻。當了股東,軍團也可以通過比以往低一些的價格拿到礦產資源,不也是雙贏?”
秦嬴光不再發問,而是皺眉思考可行性。
桓齊思考片刻,立刻出聲支援:“秦旅長的一席話,真是醍醐灌頂!桓家愿意拿出六成礦場,作為聯合礦業的原始股!”
有了聯合礦業將各方勢力聯系起來,自然就不怕聯合政府的問責了。
旁邊桓家人立刻問道:“咱們……為什么直接不拿出十成投入聯合礦業?”
桓齊并未解釋,只是目光略有失望。
楚驍昂開口道:“聯合政府大動干戈,不給他們留點,這個聯合礦業可搞不起來。”
言下之意,桓齊留下的那四成家產,就是等著聯合政府收走,也是交給聯合政府的買命錢。
桓齊的思維敏捷,的確不容小覷。至此,眾人對于桓齊的重視,又提升了幾檔。
“庾家也愿意拿出五成,加入聯合礦業。”庾永游出聲支持,并且道:“而且我認為,秦旅長提出的聯合礦業應該要長久持續推進下去。我提議,聯合礦業的所有流程工序,股東都可以任意派人監督。如果有誰搞貓膩,危害聯合礦業,那就自動回購股權,踢出股東會。”
庾家和桓家一樣,也面臨聯合政府的問責,但不如桓家嚴峻。
刨去給秦思洋的三成礦產,剩下的礦產拿出三成加入聯合礦業,另有三成給聯合政府交差,也算是個公平價位。
換言之,庾家桓家為了求存,徹底放棄四大礦業的聯合,轉而投入更大的聯合之中。
但是這樣一來,就將王家謝家晾在了一旁。
他們既無近憂,也無遠愁,斷然不會將全部身家押入聯合礦業。
可是眾人拾柴火焰高,聯合礦業的運輸網絡和銷售渠道都比他們要強得多,對他們的生意是絕對的打擊。
正在謝南云愁眉不展之時,王繼新一捶桌子,怒罵道:
“這簡直是他嗎的胡鬧!什么叫他嗎的聯合礦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