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言原本打算回去了,在路過運輸隊時,忽然看到了一條招人通告。
通告上說,運輸隊要招修理工學員,能吃苦耐勞,思想端正,初中文憑以上優先錄取。年齡在二十到二十五之間,前半年沒有工資,但包吃住,半年后考核,成績達標者按實習工算工資,實習期一般為半年到一年之間。
如轉正通過,則按正式工算工資。
簡單來說,就是運輸隊招修理工學徒,前半年沒工資,半年后考核通過就可以按實習工拿工資,運氣好半年后又轉正,就可以按正式工工資。
這個招聘信息,應該很多人想去才對,怎么看起來好像大家都不以為然的樣子。
蘇言忍不住問了問旁邊一個同樣在看招聘信息的人:“怎么大家好像都對做學徒沒什么興趣的樣子?”
那人道:“前半年都沒工資,那不就是打白工,而且就算轉正了又如何,修理工的工資能跟司機的工資比嗎?要是招司機學員,估計大家就愿意去了,修理工干的都是臟活累活,工資還低,誰愿意干呀?”
蘇言:“可是有一項技術在手,不是就不用擔心餓肚子了嗎?”
那人嗤之以鼻:“這算啥技術,根本就是招免費的勞動力,你有看到過修汽車成為大師的技術工嗎,在所有的技術人員中,修汽車的是最不被待見的,而且就算是實習工,工資也不高,我人說才十二塊一個月,就算轉正了也才十八塊一個月。比起其他工人,汽車修理工的工資算是最低了。”
蘇言:“……”
這個時候的汽車修理工的工資這么低嗎?
那人又道:“而且,貨車司機,多少都會修一點汽車,汽車修理工說白了就是個打下手的勞動力,真遇到大問題,人家師父也不敢讓學徒上呀。”
總之,薪資不高,還有學不到什么實質性的內容,再加上前期基本上沒收入,就是大家報名不積極的原因。
但蘇言想了想,她覺得這是一個機會,現在汽車在發展階段,看似不出眾的工作,以后會變得很吃香。
想成為大師,當然是靠積累和學習,這需要一個過程。
她想讓朱斌去試試,反正家里有了野山參的錢,暫時不缺他那點工分。
而且,她還可以從旁輔助,他能學到的東西肯定會更多,只要成為行業的大師,不愁接不到生意。
蘇言想的自然不是讓他在運輸隊上班那么簡單,而是以后出來單干。
多一項手藝,多一條出路嘛。
朱斌那個性格,不適合做生意,但讓他做修理師,那肯定沒問題。
尤其現在學的還是修貨車,這以后自己開修理廠,肯定賺錢。
蘇言回去就跟朱斌說了這件事,朱斌很詫異,沒想到蘇言會為讓他去應聘修理工。
朱斌:“我要是去了,你和孩子怎么辦?”
蘇言:“你又不是不回來,而且,現在我們賣了野山參,這錢足夠家里花銷兩三年了,你也可以趁此機會學點有用的東西,難道真想一輩子在地里干活,就你那點工分,除了吃喝還能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