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名的十個人中,走了七七八八,最后剩下三個人。
其中一個是干農活不在行,家里人口又多,吃不飽飯,這里包吃住,他就覺得很滿足了。
雖然干點雜活,但比種地可輕松多了。
另一個是因為游手好閑,在家里不受待見,又不愛干農活,最后選擇來這里混日子,只要有吃的,學不學東西無所謂,反正他也是偷奸耍滑,沒干什么實事。
唯獨朱斌,平時活干的最多,就算沒活干,他也是待在師父身邊,看不懂也硬要看。
這是蘇言告訴他的,前期肯定學不到什么東西,但人要勤快,要肯多看多聽,總能從其中領悟到一些知識。
而且前兩天晚上回去,蘇言還送了他幾本書,他在上面看到過師父用的工具和零件。
大概知道是干什么用的,看師父修車,也不像剛開始那樣什么都不懂。
至少知道他在修什么部位,那個零件叫什么名字。
有時候他真的覺得蘇言很厲害,還能找到這方面的專業書,這讓他學起來輕松了許多。
不像別人那樣,兩眼一抹黑,師父不告訴他們,他們什么也不知道。
大師傅每天都有修不完的車,因為運輸隊每天都有車隊回來,也每天都有車出問題。
在人走的差不多,另一個游手好閑的也被辭退后,只剩下朱斌和那個家里太窮人口太多吃不起飯的叫王偉的青年。
大師傅有時候會給他們講解一些基礎知識,但態度也不算好,脾氣顯得很暴躁。
王偉和朱斌都任由師傅發脾氣,很少反駁他的話。
王偉是覺得,被罵兩句又不會死,大師傅肯定是因為修車太枯燥才脾氣這么壞的。
而朱斌有一種錯覺,大師傅之所以經常對他們發火,是因為他故意想把兩人罵走。
后來他對蘇言說了這種情況,蘇言也覺得這個師傅多半是想把人罵走,或者是在考驗他們。
蘇言只交代他一句:“只要對方不觸及你的底線問題,就別搭理他,他愛罵人就罵人,愛陰陽怪氣就陰陽怪氣,你就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別放在心上。”
朱斌:“我知道的。”
王偉和朱斌一個宿舍,但朱斌堅持每天回家,只中午在宿舍休息,倒是讓王偉覺得很滿意。
兩人意外的相處的很和諧。
大師傅正式教他們修車,是在一個月后。
之前,確實是李師傅有心考驗他們倆。
經過一個月的考察,李師傅才決定教他們倆。
李師傅不想教會了徒弟餓死了師傅,所以在選徒弟這方面,他非常謹慎,一直在觀察兩人。
朱斌有耐心有悟性,很多東西都很容易上手。
而且情緒穩定,從來不多嘴,任勞任怨。
李師傅對朱斌是很滿意的,甚至心里早就打定主意要留下他,收他為徒。
而王偉老實,心眼實在,至少不會是那種學會了手藝就翻臉不認人的人。
經過他再三刁難,兩人都算是通過了考驗,他這才開始認真教授起來。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