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生產隊放公假的時候,朱家人一家人都往山上跑。
陳嬌看蘇言婆家一家都要去山上采山貨的樣子,心里好笑道,他們真以為山上有那么多好東西等著他們去抓嗎?
蘇言之前能抓到野兔,那純屬運氣好,撿了兩次便宜,就真以為山上的野雞野兔都是為他們準備的了。
有村里人看朱家的人都背著背簍往山上走,不由好奇道:“你們一家都要去山上采菌菇呀?”
朱母道:“是啊,朱斌如今去鎮上學手藝,家里的工分都少了,不上山找吃的,只怕后半年糧食不夠吃。”
那人知道朱斌去做學徒了,一開始村里的人都笑朱家異想天開,為什么偏偏讓勞動力最強的朱斌去當學徒,就算要選也該選朱喜樂,他的勞動力不如他哥,他去學最適合。
然而一個月過去,他們聽說朱斌已經成為修車師父李師父的正式徒弟,又開始羨慕了。
雖說前期是累了點,但要真學會了一門手藝,也不愁將來餓肚子。
就算考核通過只是實習工,有十二塊的工資對村里許多人來說都很不錯了,還包吃住呢。
轉正后有十八塊的工資,那也快趕上糖廠一個工人的工資了。
這個時候的糖廠,一個普通的正式工也才二十二塊錢。
熬一兩年就可以做正式工,這多好的事呀,他們都有些后悔當初沒讓家里的人去報名了。
反正路過遇到有人問朱家為啥這么多人上山的,朱母一律以朱斌去做學徒,家里糧食緊缺為借口回答。
有蘇言和朱貞帶路,他們直奔野棗樹的位置,看著生長茂盛的棗樹,一個個都喜笑顏開。
太好了,這么多大棗,他們能賺多少錢呀。
一家人開始摘大棗,忙了一天,每個人的背簍都裝滿了大棗。
趁著太陽沒下山,他們趕緊下山。
一路上,他們又見識了蘇言的彈弓技術,那真是百發百中,怪不得她打野味比別人輕松,原來她還有這種天賦。
蘇言打了兩只野兔,因為背簍也放不下其他東西了,就沒再打其他野味。
晚上,一家人圍坐一桌,商量賣大棗的事。
蘇言建議道:“我覺得賣大棗的事就交給我和朱斌吧,去鎮上人太多反而引人注意。”
朱喜樂連忙道:“要不我跟你們一起去吧,我就幫忙背背簍,其他什么也不做。”
蘇言看向他,朱喜樂一臉緊張又期待的看著她。
蘇言知道他的小心思,大概擔心她從中賺差價,或者想去學學是如何賣東西,以后自己好去賣。
有這種想法都是人之常情,蘇言也無所謂,只交代了一句:“你要去可以,但價錢方面,我可不敢保證能拿到高價,畢竟對方也是看人下菜碟,人家看你老實,故意要壓你的價我也沒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