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關,家家戶戶多多少少都去鎮上采購了一些年貨,只有朱家幾乎沒什么動靜。
大家都以為,是因為今年朱家買了自行車,再加上少了朱斌這個勞動力,家里沒什么錢,才沒去鎮上采購年貨。
實際上,朱家的年貨,早就備齊了,都是在山上打的,這個年他們不缺肉吃。
蘇言倒是去了兩次鎮上,她是為了給蘇家人寄過年的物資過去。
除了棉衣棉褲外,還寄了一些山貨野味,還在布袋子夾層里給他們放了五十塊錢。
當然,還有他們心心念念的女婿和外孫女的照片,也在隨行的包裹里。
朱家人不去鎮上,低調的在家里宅著,就算缺什么也讓蘇言給朱斌帶了口信,讓他過年回家之前給帶回來,省的他們大雪天來回奔波。
朱母也很大方,讓蘇言給朱斌帶了二十塊錢去,列了一張清單,讓他放假買了帶回來。
所以,在外人眼里,除了蘇言這個城里來的知青,去鎮上收了兩次她大哥寄來的包裹,就沒有人再去鎮上買過東西了。
朱家人足不出戶,可見今年是真的困難。
隔壁住的朱老二、朱老三還讓人來問過朱老四,要是真的難,他們也不是不能借點錢給他們過個好年。
朱老四也就是朱父表示,家里雖然窮了點,但好在還有余糧,倒是不用接濟了。
反倒是朱父看兩個兄弟這么關心他,沒忍住,一人送了他們一只煙熏野雞,說這都是運氣好在山上打到的。
好不容易打到野雞的朱喜樂看著朱父把野雞送給二伯三伯,雖然有些不舍,但兩位伯伯對他們家也多有照拂,也就沒說什么。
朱母反倒是把朱父臭罵了一頓:“就你大方,野雞說送就送,那野雞是你抓的嗎,你就送人了。”
朱父:“你看你,小家子氣,二哥三哥都主動來關心我,還想著借點錢給我們過年,這份心意我領了,咱家也不缺這兩只野雞,還個心意怎么了?”
朱母:“說的好聽,你怎么不拿你自己上山打到的東西去還人情,拿什么野雞?”
朱父想起自己上山,除了一些野山菌,野菜,就只在山腳下打到兩只田鼠,而且朱家人都不喜歡這玩意兒,就他舍不得丟,還偷偷給腌制起來,差點把蘇言惡心壞了。
蘇言是最討厭最害怕這個東西的,但凡跟老鼠沾邊的東西,她都是能避就避。
她更是直接表明,要是朱父要拿家里的鍋去做這道菜,那她以后都不用家里的鍋碗瓢盆。
朱父沒辦法,至今那兩只田鼠還掛在他和朱母的房間里呢。
朱母是建議他自己去烤爐上烤著吃了,其他人也表示不吃,有野雞野兔野鴨的情況下,誰還樂意吃那玩意兒。
朱父聽了朱母的話,好像還真的是這個道理,于是他將兩只田鼠分別給朱老二和朱老三送去。
兩兄弟剛得了他的野雞,還在感嘆這個弟弟仁義,自己都過的緊巴巴的還想著他們呢。
結果人還沒回到家,朱老四又給他們送東西來了。
看到是腌制好的田鼠,他們也沒嫌棄,這年頭誰會嫌棄肉,有的吃就不錯了,再說田鼠肉多好吃呀,別人想抓還未必抓得到呢。
兩人都欣然收下,還讓朱老四先別走。
一個回去裝了半籃子剛煮好的鹽巴花生給他,另一個回去裝了半籮筐炒瓜子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