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可以發頂刊的技術突破
材料學的研究,其實并沒有多少花里胡哨的東西。
一次次實驗,一點點總結,再加上一點運氣,實驗也許就會成功,但最大的可能是毫無收獲。
此刻,隨著王東來的動作。
整個實驗室的氣氛變得有些凝重起來,都在安靜地等著檢測結果出來。
很快。
在屏幕上,空心碳球的微觀結構被掃描了出來,接著便打印成圖片顯現出來。
而看到這些圖片,王東來眼里閃過一絲亮光,便對著呂涂吩咐說道:“學長,你幫我在樣品里面挑選一些表面積在【2054g-1,3425g-1】區間的空心攤納米球體出來。”
這點小事,對于呂涂自然不是問題,所以很快就做好了,并且出聲問道:“王教授,還有其他的事情嗎?”
王東來也沒有客氣,當即就再次說道:“把電池測試儀和電池模具等準備好,我待會兒就要用!”
呂涂點頭,立即就去準備起來。
眾人也都紛紛打著下手,只是幾分鐘的時間,就準備好了。
可以說,銀河科技的實驗室設備之齊全和設備之尖端,哪怕是放在高校林立的唐都都是數一數二,除卻一些真正的頂尖大型設備沒有,其他的一些儀器,應有盡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這個道理,王東來還是很明白的。
所以力排眾議,從銀河科技的賬上撥了大量的資金來購買儀器設備。
而這樣做的好處,自然也就在此刻體現出來。
需要使用的時候,可以直接使用,不用考慮借儀器,租借實驗室等。
儀器準備好了之后,便開始制作電池樣品。
制造電池對于在場眾人而言,自然是簡單無比的事情,毫不費力。
“樣品分類,分別按照30%、20%、10%的比例混合空心碳球粉末和單質硫,做成正極材料,電池做成之后,做好記錄,應該都沒有問題吧?”
說起正事的時候,王東來極為嚴肅。
呂涂等人也被王東來的態度所影響到,皆是一臉認真地點頭應下。
在王東來吩咐之后,并沒有提到電池的負極材料,原因倒也很簡單。
這主要是因為負極材料主要是pd薄膜和銅芯鋰片相組合,這樣的搭配也是當今市面上的主流,更是標配,根本沒有什么多余的變化,也沒有必要變化。
所以,王東來并沒有提及負極材料,而呂涂等人也明白這一點。
將空心碳球粉末和單質硫混合,做成正極材料,也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
所需要的流程也有些復雜,不過倒也還好,在場的都是有經驗的熟練研究員,經驗豐富,并沒有花費多長時間。
材料學的實驗,就是這樣,不停地動手,不停地實驗。
很多時候,根本就不像是實驗,就完全是撞運氣,或者是一個個地試錯,用排除法來找出正確答案。
在忙碌著這些的時候,王東來想到了人工智能技術。
倘若人工智能技術真的完成突破的話,像是這種毫無技術含量的不斷試錯的實驗,就能交給人工智能來處理,充分解放人力。
機器雖然呆板,可是可靠性卻要比人類強上太多。
最關鍵的是,機器可以二十四小時不間斷,效率遠超人類。
而眼下的人工智能技術,完全做不到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