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于,就算是能夠做到,王東來也不會第一時間就拿出來,必然是進行各種驗證和準備之后才會拿出來。
道理也很簡單,技術沒有好壞,用之在正則正,用之不正則歪。
心里想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影響,王東來手上的動作卻沒有半點影響。
鋰硫電池的突破,自然不可能是一天兩天的事情。
哪怕是王東來出手,檢測結果也不會瞬間出來。
總歸是需要時間去記錄數據,然后通過數據尋找問題的。
數學在這個時候,就發揮了作用,雖然不能直接給出答案,卻能縮小答案范圍,縮短時間。
……
在王東來忙碌著實驗的時候。
《數學未來》終于發刊了。
因為知道這一次刊登的有證明冰雹猜想的論文,所以剛一發刊,就引來了學術界的追捧。
不僅僅是數學家,就連其他領域的不少學者教授也都抱有一絲好奇。
如果嚴謹的來形容的話,冰雹猜想并不算什么厲害猜想。因為證明了冰雹猜想,并沒有多大的現實意義。
從一開始,冰雹猜想就是一個數字游戲。
從接地氣的撲克麻將,到所謂鍛煉智商的數獨魔方,再到各種各樣的數學游戲難題,其實都是n(0,0)的,因為它們都是有限可枚舉的。
當然了,每個人的想法都不相同。
有人并不覺冰雹猜想證明具有什么有用的現實意義,有些人卻覺得眼下覺得沒有影響,并不代表著它沒有價值。
可是,學術界對于冰雹猜想證明的意見不同,但是卻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訂閱了《數學未來》,想要在第一時間觀看王東來的證明論文。
也許冰雹猜想這個數學難題沒有什么現實意義,但是證明這個數學游戲難題的思路和想法卻絕對有意義。
王東來的【語文】和【英語】學科已經達到了一個極高的水平。
所以在撰寫論文的時候,自然是得心應手的緊。
論文內容詳實準確,用詞恰當,給人一種循循善誘,引人發省的感覺。
學術知識水平越高,能力越強,就越是能夠感受到論文的優秀和精彩。
很快。
學術界便有學者教授在看完之后,發表自己的感受。
“醍醐灌頂,完全想不到冰雹猜想還能這么證明!”
“大開眼界,王東來教授榮獲菲爾茲等大獎,果然是實至名歸。”
“接連不斷證明數學難題,王東來教授的極限到底在哪兒。”
“我們將會有幸看到數學領域迎來一場翻天覆地的變化,我有預感,現代科學技術都將會隨著數學的突破而跟著得到突破!”
“數學是一切科學的基礎,當這個基礎得到巨大突破的時候,現代科學也將會迎來一場偉大革新!”
“……”
毫無疑問,這些學者教授之所以說出這樣的話,就是因為他們已經看懂了王東來的證明論文。
有人吹捧夸贊王東來,自然也會有人對此不喜,唱起了反調。
“冰雹猜想不過是數學游戲而已,對于現如今的數學發展并沒有多大的重要性,證明這個數學游戲難題,并不算什么!”
“仔細回想,不僅僅是冰雹猜想,就連哥德巴赫猜測以及周氏猜測的證明,都體現了這一點,這些難題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名氣大,但是卻沒有多少實際的意義!”